?文学家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的中国历史学家、艺术性的反映社会生活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包括戏剧、小说、诗歌、词赋、散文等艺术作品。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10位文学家,按照历史顺序列举如下中国历史学家:
?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中国历史学家。写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列“二十四史”之首。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陶渊明(陶潜):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中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以《桃花源记》最负盛名。散文平淡爽朗,质朴精练。留有《陶渊明诗集》。
?韩愈:唐朝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唐朝文化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留有《昌黎先生集》
?柳宗元: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代表作品为《永州八记》。
?苏轼(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章造诣都极高。还工书善画,书法上是“宋四家”之一,又善绘画。现存诗2700多首,词300多首,还有散文多篇。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又善写诗作词。“唐宋八大家”之一。留有《王临川集》。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又善写诗作词。“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曾主持过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死后谥号“文忠”,留有《欧阳文忠公集》。
?曹雪芹:清朝伟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蒲松龄: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小说家。世称“聊斋先生”。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郭沫若评价是:“写人写鬼高人一筹,刺贪剌虐入骨三分”,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聊斋志异》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鲁迅(周树人):中国近代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新文化运动旗手之一。他创作的小说,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成就卓著,影响巨大,为我国现代文学奠定了基石。他以杂文为匕首,极富战斗性。他的杂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名额所限,10位列举致此!
谢邀!一个问题没人回答,我来抛个砖!
写通史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概观无法一一照顾,细节不能一一呈现,要用三言两语把一个历史事件交代清楚,又要做到兼顾全局,实在很吃力。 故而叫得出来名字的历史学家基本都是各自领域的高手,鲜有在此基础上的通史著作或者通史立论之下的专题研究。
人或每每提及钱穆的《国史大纲》,认为是中国通史里的典范,抑或是必读书。但大家往往忽视一个基本事实,即这本书既然称为大纲,其实就是一本讲义而已。也就是相当于钱穆给大家写了个目录提要,里面的内容,你得自己往里填。
这本书又受当时时代背景的限制,不免突出民族自豪感。里面说的,情绪多于事实。且要注意,当时作者不过四十出头。对历史学家来说,这个年纪要把握好如此宏大的题目,是困难的。
在四十上下的年纪,就能写出一本通史的,同样的有吕思勉。他等于是钱穆的老师,在1922年他就已写出了《白话本国史》,更在1939年写出《中国通史》,此时也是他个人学术的巅峰。 这两本书可谓是一脉相承,后者显然是前者的2.0版。
全书先将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种种制度盖棺论定,再开始逐一讲朝代的故事。这种写法现已绝迹。 他的史识功力,只有读过他的文字,才能体会。有人诟病他的各本专题史是史料的堆砌,但也有不少灵光一现,而中国通史则是他的集大成之作。
等而下之,如周谷城的《中国通史》,除了不停引用史料原文,愣冲自己内行之外,连天京变乱这一重要事件都一下抹掉,这是极不负责的。 至于白老先生主编的那12卷的《中国通史》,完全是断代史拼凑而成的通史,已不值一提。
尤需注意的是,海峡对岸的几部通史,傅乐成的《中国通史》和姚大中的《姚著中国史》(大陆版的名称如此》,及尚在连载之中的杨照的《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现在已出到第6册,南北朝还没讲完。
以评判吕思勉的标准,来这几本通史。傅乐成的书,中规中矩,波澜不惊。读者面向中小学生或一般历史爱好者。若要进阶,很容易碰到天花板,像极了《白话本国史》。
而姚大中的通史则极有分量,煌煌五大册,史实散于字里行间,关键阐述脉络,是不可多得的贯通之作。视角站得高,又不流于空泛和粗枝大叶,算是恰到好处。 惜其参考本国资料以外上,多数引日本学者的成果,不见欧美学者的论述,比较遗憾。
而杨照的书,欧美范十足,语言也更现代化一些,观点很新,又言简意赅,极适合入门。可惜不是大段文章,而是几千字小文组成,结构性稍差。
今天就谈这么多,有机会再来扯扯国外的中国通史写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