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江苏在商周朝代是分为三块的吴化文,徐州连云港生活的是九夷之一的“徐夷”,盐城淮安泰州宿迁以及安徽中部生活的是“淮夷”,而古吴人是发源于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范围大致是苏南和浙北以及安徽的东南部地区。

吴化文:江苏是吴文化发源地,为什么现在不以说吴语为主体?

吴化文:江苏是吴文化发源地,为什么现在不以说吴语为主体?

环太湖地区地势平旷,气候温润,有长江太湖的鱼虾蟹,也有大海提供的丰富海鲜,丰茂的水草滋长了成群的野鹿獐子等猎物吴化文。古吴人很早就摒弃了刀耕火种,发展出了耜耕农业,丰富的水源上开垦了大片稻田,鱼虾丰富的蛋白质填补了大米蛋白质的不足,给古吴人提供了丰富充足的营养。兵强马壮的古吴人十分英勇善战,逐渐征服淮夷,强盛时期地域南到福建大山,北到山东,西抵安徽大别山与强楚对峙,东到大海。安徽江南全部以及江北沿江狭长地带,江苏的江南全部,江北的南通扬州泰州的部分地区,浙江大部分地区尽是吴音。

吴化文:江苏是吴文化发源地,为什么现在不以说吴语为主体?

唐宋之后,中原战乱不休,北方人逐步南迁吴化文。扬州南京镇江成为南迁的士族百姓的暂居之地,原吴人被稀释同化,口音由吴语转变成了江淮官话。铁器冶炼技术的进步,让铁制武器农具成为生活的主要器具。铁制刀叉让人们对于南方凶猛的老虎防卫能力增强。铁斧锯子砍伐原始森林变得更轻松,铁制农具让大面积开荒成为可能。大量北方人躲避战乱和苛政不断往南方迁徙,江南得到了开发,于是有了“苏杭熟,天下足。”的美名。

现代,即使吴人的核心地带任然保留了吴语方言,但已经不是古吴语了,里面融合很多中原音。江苏的吴语区仅集中于苏锡常,江淮之间的地带说的是江淮官话,徐州连云港说的是中原官话。反倒是安徽南部大山里说的徽语极有可能更多的保留着古吴语。一点浅见,抛砖引玉请大家一起讨论[祈祷][祈祷][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