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内蒙古正蓝旗,是由满洲部落狩猎习俗演化而来,是满清最基本的军民合一的组织制度(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军事编制用到了狩猎活动和平常生活)。
每个旗组织结构:旗主又叫固山额真内蒙古正蓝旗,是每个固山的头领,每个固山下辖五个甲喇,每个甲喇下辖五个牛录,牛录属于最基本的战斗生活单位。(满语音译的名词太拗口,嫌弃它)
看着是不是有点眼晕内蒙古正蓝旗,那就拿现代军事编进行一简单对比说明(现代军队编制都是“三三制”,八旗是“五五制”):
“牛录”可以理解为“营”级单位(每牛录300个人); “甲喇”可以理解为“团”级单位(每甲喇1500个人); “固山”可以理解为“旅”级单位(每固山7500个人)。“固山”是满语发音,汉语意思就是“旗”,其首领就是“旗主”。每个旗相当于一个旅,“八旗”就相当于管辖8个旅的军级单位。
这里说明一下,“牛录”里面包含的其实是300户的人家。平时生活,“牛录”管理300户人家。发生战争时,每户抽一个男丁参战,所以战斗时,“牛录”管理的是300个兵。一般小战争,“牛录”的兵不会全部动员,也就到不了满员300人。
为什么把一个“旅级”的编制单位叫做“旗”呢?那是野猪皮没文化,大家打仗、狩猎举个旗帜,自己的一拨人聚在同一旗帜下,跟着旗帜走,那这一波人就干脆叫一个“旗”。有几个“旗”,就有几拨人,就是这么个道理。
那么,八旗中各旗的地位有没有高下之分?最开始出现时,八旗没有明确地位区别。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上三旗、下五旗”的说法。而“上三旗”也以“镶黄旗”为尊,“下五旗”也以“镶蓝旗”为卑。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且看“八旗”产生发展过程。
努尔哈赤最开始只造了两面旗帜:一个红旗,一个黑旗。不久红旗、黑旗改颜色为:黄旗、蓝旗。后来又征服了其他一些部落,人口也多了,两旗管不过来,又编出白旗。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奇不听话,就把蓝旗肢解为两个旗:蓝旗和红旗。至此,努尔哈赤有了四旗:黄、蓝、白、红。
再往后,努尔哈赤的家业越来越大,需要扩编。野猪皮也不费那脑子,直接把现有的四个旗镶个边,这就有了: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镶红旗,原先的叫做:正黄旗、正蓝旗、正红旗、正白旗。这样,八旗也就凑够了。
人多了,就有江湖,就要争个高下。不是说八旗本来就有高低之分,而是八个旗主有尊卑之分,进而自己旗下的待遇也就不一样。首先胜出的是镶黄旗和正黄旗,“黄色”在中原,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帝王色”,野猪皮也跟风。又因为总镖把子努尔哈赤一直亲自统领镶黄旗,于是镶黄旗地位最高,正黄旗次之。其他几旗地位忽高忽低,随着领导人变动而变动。
有时候总镖把子不爽了,也要给各旗换换颜色。比如皇太极没继位之前统领的是两白旗,继位后就跟别的旗主换了颜色,手底下人员没变动,就是两白旗的旗帜颜色变成了两黄色,于是皇太极手上成了镶黄旗,正黄旗。他儿子豪格统领的正蓝旗也跟着沾光,成为上三旗之一。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辅政时,他手下的两白旗地位上升。到了多尔衮死去,顺治亲政时候,八旗的座次基本就固定下来。顺治收走了正白旗,正白旗成为皇帝直属。于是“上三旗”成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再往后,八旗王爷们议事,总要根据跟皇帝亲密程度、尊卑贵贱分出个座次,基本就形成了以下格局:
左边坐四位,依次为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
右边坐四位,依次为正黄旗、正红旗、镶黄旗、镶蓝旗。左高右低,左边为尊,右边为卑。一目了然,镶黄为首,镶蓝为尾。
正蓝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南部,东与多伦县、克什克腾旗交界,南与太仆寺旗、河北省沽源县连接,西与正镶白旗为临,北与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接壤。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人口8万,辖3个镇8个苏木,旗人民政府驻地为上都镇。
正蓝旗历史悠久。
早在一、二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从战国至元朝是北方少数民族割据活动的地方,旗内有历史名城――元上都遗址(位于旗所在地东20公里)金恒州城遗址。清康熙十四年,这里被编入八旗,因旗号为纯蓝色而得名正蓝旗。民国时属察哈尔省,现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锡林过了盟。
美丽富饶的正蓝旗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水土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富足,畜牧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距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开发前景十分开阔。全旗草场面积8,33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82%。矿产储量大,分布广,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金、铁、褐煤、硅石、天然碱、萤石、石英砂等20种,全旗水资源丰富,城内有大小河流21条、淖(湖泊)147个,水面积110平方公里。
地下水源富足,水质优良、无污染,是引用、发展水产和水电事业的理想水源;历史文化古迹众多,人文资源得天独厚。旗内元上都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全旗自然景观和旅游景点众多,草原风情特色突出,每年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
旅游业成为全旗新的经济增长点;正蓝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207国道纵贯全旗南北,直通北京(480公里),集通铁路和集赤公路横贯东西,桑蓝铁路即将开通,蓝张(丰)铁路已在筹划,交通优势越来越明显,将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7,000部,并开通移动电话和ETS无线接入业务;全旗苏木镇输通长电,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高,全旗“两基”达标通过了自治区政府验收;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农牧区三级医疗保健网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覆盖率达90%以上。
正蓝旗党委、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机遇,全面实施围封转移、工业化、城镇化三大战略,全力推进上都电厂、桑蓝铁路、完达山乳制品加工、蒙元文化生态旅游、硅铁矿、黑城子煤田开发及4×30万千瓦自备电厂、上都工业园区以及上都高载能园区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主要工业企业有赛虹毛绒有限责任公司、长虹乳制品公司、蒙古包厂、草原兴发肉制品厂等皮毛乳肉畜产品加工企业,部分产品远销海外。
全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你受益、我发展的原则,采取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广泛联合,实施最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努力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
辽阔的正蓝旗草原,民风淳朴,资源丰富,日益完善的配套服务、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有识之士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勤劳纯朴,热情好客的正蓝旗各族人民,真诚欢迎各界朋友到正蓝旗合作、投资、开发建设、共同创造正蓝旗美好明天。
不错,朋友正在那里。人不多。希望我答案对您有帮助,也帮忙点个”好评”呗,谢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