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澄清,李龟年不是读了王维的《相思》而死,而是演奏了王维的《相思》《伊州》,郁郁而终李龟年。李龟年是一个大音乐家。
李龟年是个什么人我们熟知李龟年的名字李龟年,是杜甫的名诗《江南逢李龟年》。安史之乱之前,李龟年是大唐王朝红极一时的音乐家,受到唐玄宗的宠爱,许多达官贵人的追捧。当年李白给杨玉环写的著名的《清平调》,就是由李龟年抱着琵琶唱红的。皇帝的御用歌手,一般人是没有耳福听到他的歌声的。
唐玄宗宠爱的弟弟岐王李范李龟年,喜欢诗文,也是一个音乐发烧友。岐王为人豪爽,喜欢结交文人名士。以岐王的分量才能请动李龟年演奏琵琶。和岐王关系不错的李白、杜甫、王维都听过李龟年的演奏。
李龟年凭借着自己的音乐天赋和皇帝宠爱的独特条件,每次的出场费都很高,加上赏赐,动不动就可以收入据记载,他在洛阳的豪宅,比许多王公贵族都气派。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也逃出京城,四处流浪。靠在街头卖艺演奏琵琶混口饭吃。所以当也是流浪到湖南的杜甫见到李龟年时,才感慨万千。
王维和李龟年的交情王维和李龟年也是在岐王府认识的。据说有一次,恃才傲物的李龟年演奏完一支琵琶曲后,众人交口称赞,有一个年轻人提出批评意见玩,认为他的琵琶弹的好,歌词写的不咋地,然后王维亲自弹琵琶唱了一曲赢得满堂喝彩。
要知道王维不光是诗写的好,也是琵琶高手,还是绘画大师,基本是个全能型的人才。王维15岁出来闯社会的时候,靠的就是一把琵琶。王维露的这一手也镇住了李龟年,他的傲气不见了,对王维只是佩服。
俩人不打不相识后,成了好朋友。王维曾经送给李龟年一首诗《江上赠李龟年》,也叫《相思》,经李龟年谱曲传唱后,在大唐一夜走红。李龟年还把王维的另一首《伊州》谱曲,也成了爆红歌曲。李龟年比王维大十多岁,两人成了忘年交。
李龟年之死安史之乱后,王维成了叛军的阶下囚,后又被逼做了伪官。李龟年逃亡到南方,过着街头卖艺的生活。曾经在达官贵人岐王和崔九家里听到过李龟年演奏的杜甫,也流浪到湖南,见到李龟年,才感慨“落花时节又逢君”,恍惚隔世。
有一次,湖南的太守宴请宾客,席间请来李龟年演奏助兴,李龟年演奏起了《相思》和《伊州》,想起自己年轻时代的风光和现在生活的狼狈,百感交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演奏完了之后,将近八十岁的老人,内心郁郁寡欢,悲伤过度,竟然与世长辞了。
感想没有经历战争痛苦的人,体会不到和平的珍贵。战争可以摧毁一切,在战乱的社会中,个人哪有平顺的生活?杜甫如此,李白如此,王维如此,李龟年也如此,活在当下,珍惜和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众所周知这首诗是王维的《相思》,其实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江上赠李龟年》,是王维写给李龟年的一首诗。这首诗歌在李龟年流落到江南之时经常在酒席间经常唱起这首诗。(《江南逢李龟年》绘画)
此外还有两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专门赠给李龟年的,如下: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
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
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
唐朝大历年间的进士李端作《赠李龟年》,当时有所谓的“大历十才子”共同合唱,是安史之乱之前所做。最著名的当属杜甫与李龟年在江南相遇,杜甫做了《江南逢李龟年》一首诗,是安史之乱之后所做。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其中《相思》和《江南逢李龟年》名传后世,都和这个李龟年有密切关系,他是开元初年著名的大音乐家,而且深受唐玄宗的欣赏。因此很多文人墨客都结交李龟年,而李龟年也是皇亲国戚和豪门大家的常客。(李龟年形象图)
李龟年家世。李龟年的父亲是李景伯,唐中宗时期的给事中、谏议大夫,最后累官至右散骑常侍,从三品官员,随侍皇帝左右,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距离皇帝最近。这个官职在东汉时期类似于中常侍的角色。
李景伯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彭年(天宝年间李林甫时期的吏部侍郎,赠礼部尚书)、李龟年、李鹤年。
唐玄宗好歌舞,而李彭年擅长跳舞,李龟年、李鹤年则擅长唱歌,并且对当时的流音乐器大多擅长,李龟年还擅长作曲。兄弟三人合作创作了《渭川曲》,颇得唐玄宗的欣赏,从而成为唐玄宗“歌舞团”重要成员之一。《渭川曲》因为战乱和流传问题,最终散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霓裳羽衣曲》都说是唐玄宗做的,实际上是以唐玄宗为首的团队集体创作的结晶,最后皇帝李隆基成了主创者。预估李龟年兄弟三人之中肯定有人参与了集体创作,特别是李龟年擅长作曲,出力肯定不少,不然不会得到唐玄宗的赏识。(《霓裳羽衣曲》形象图)
李龟年晚年致力于《霓裳羽衣曲》的传播。李龟年备受唐玄宗的恩宠,兄弟三人中李彭年在仕途中做到吏部侍郎,负责官员的筛选、任用、监察工作,李龟年、李鹤年在宫中帮助唐玄宗创作各种曲子,其中《霓裳羽衣曲》中就有李龟年兄弟的身影,他们默默的在幕后工作,名曲之中不能书写创作者的名字,在那个时代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不过李龟年也得到了非同寻常的待遇,弥补他默默为唐玄宗工作。有史料(野史)记载:
彭年善舞,鹤年、龟年能歌,尤妙制《渭川》。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僭侈之制,逾于公侯。宅在东都通远里,中堂制度,甲于都下。(《明皇杂记》)
李龟年虽然在仕途上没有多高的地位,但是他在东都洛阳的宅邸却比公侯的官邸要大,基本上没有官员超过他的宅邸的,这也是他因音乐歌舞得宠于唐玄宗的明证。唐玄宗和李龟年应该是音乐上的知音。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时常以弹唱为生活,早就没有了受宠于唐玄宗时期的风光。李龟年人生的变换和唐玄宗息息相关,迟暮的他将音乐和人生融合,每当演唱、弹奏乐曲附加唐玄宗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恰恰又一个擅长吹铁笛的李暮深受感触,与李龟年相识,并向他学习,主要传下来的是《霓裳羽衣曲》全谱,其他得则没有流传下来,也主要是《霓裳羽衣曲》太出名了,光华掩盖了同时期的很多音乐作品,因此李龟年的作曲的作品流传下来很少。(唐玄宗亲自编曲、参与《霓裳羽衣曲》的创作,李龟年应该是其得力助手,该曲有李龟年等乐工的功劳)
其实李龟年也是《霓裳羽衣曲》的主创人员之一,因为种种原因而湮没在历史中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