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情是游戏女主播,每天工作4个小时,月入上万网民节。传情常常身穿可爱少女风衣服,一边游戏,一边和粉丝互动。
中国网民节网民节,为每年的9月14日。
2019年3月1日网民节,在安徽省阜阳市一家网吧,年青人在上网。视觉中国
1987年,中国于此日发出首封电子邮件;2009年,中国互联网协会确定该日为网民节日期,近3亿互联网网民拥有自己的节日。
2019年8月5日,上海,ChinaJoy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2019 CJ),参观者体验游戏。视觉中国
这也意味着,网民节如同记者节等节日一样,获得了官方和大众的认可。
2017年12月26日,北京市,全国首个智能养老院在北京启用,老人们率先使用上了人工智能。视觉中国
2015年7月9日,安徽省阜阳市,网民在网吧上网。视觉中国
2021年3月23日,济南聚贤街,两个女孩放学后坐在路边看手机。视觉中国
2019年10月18日,浙江乌镇,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的5G体验区。视觉中国
我敢说,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
中国网民节:每年的9月14日
是为了纪念1987年的9月14日,中国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
关于第一封电子邮件,有这样一个故事:
1987年由王运丰教授和德国措恩教授团队一起,经过多番调试,将北京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中心实现了计算机联结。
9月14日,他们共同起草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虽然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但因为电话线路不稳,导致邮件的成功发出被延迟。团队最终克服障碍,用软件弥补了线路不稳造成的信号混乱。7天后,也就是9月20日,这封邮件终于穿越了半个地球到达德国。
在这之后不久,全球互联网迎来了飞跃式的发展。2009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个亿。
为了纪念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2009年1月6日上午,中国互联网协会在首届中国网民文化节上宣布,确定每年9月14日为中国网民节。
据了解,中国网民节日期的评选历时三个多月,这一日期是由近50万网友投票产生。中国互联网协会携手新华网等各大网站联合举行,参与征集评选的网民人数近50万人次。
中国网民文化节组委会介绍,中国网民文化节随后的活动安排,将着重于全方位提高网民对互联网的认知度,充加强推广互联网领域的各项有益信息交流,传递最新网络应用动态。
网民节日期和标志公布后,立即在网上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不少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评论。部分网友称,网民节的标志很“雷人”。一ID为“2008ai.yaya”的网友更发帖,称网民节徽标的是“中国移动TD新标志”和“中国电信天翼标志”的结合体——“网民节的徽标由字母e和一个红点构成,既继承了中国电信天翼标志字母e的造型,又继承了中国移动TD新标志右上角的“红痣”,网民节的徽标就像中国移动TD新标志和中国电信天翼标志的孩子。”
不少网友都对此表示认同,认为网民节徽标的设计太随意,“字母e的造型只能代表互联网,并不能代表网民啊。”网友们发出感叹。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提起互联网很容易就和'e'联系起来,因此网民节的徽标由'e'为主要组成部分也很合适。
中国网民,指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
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8.02亿,普及率为57.7%;2018 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 年末增长3.8%;
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较2018年年底增长259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
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4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1/5;互联网普及率达6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27日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
根据报告,2021年上半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其中,网上外卖、在线医疗和在线办公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显著,增长率均在10%以上。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7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87万,占网民整体的86.3%;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1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965万,占网民整体的80.3%。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9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0.7个小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