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刘邦简介。 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 不久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 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 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刘邦简介、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 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 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5年刘邦简介,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
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
3.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发明“招降纳叛”和“统一战线”军事战略战术的皇帝。
4.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休养生息”为国策从而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皇帝。
5.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释放奴婢”从而一定程度上打击奴隶制度、解放生产力的皇帝。
6.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实行“十五税一”低税率的皇帝。
7.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推行“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的财政支出紧缩政策而提倡节俭的皇帝。
8.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的皇帝。
9.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下“求贤诏”在全天下广招贤士人才的皇帝。
10.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诗的皇帝,其诗作——大风歌被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
11.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的皇帝,从而为汉朝及后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思想治国奠定了基础。
12、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
在我看来,刘邦不仅是帝王中最出色的皇帝,而且是真正的英雄,尽管这种观点和主流的观点背道而驰,大家似乎都认为在乌江自刎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他的名字叫项羽。
既然提到刘邦杀功臣这件事,我们就首先要看一下刘邦究竟杀了是哪些人。
首先“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并不死在刘邦手里,而是死于吕后和萧何之手,刘邦听闻韩信的死讯,所表露出的情感是既喜且怜。喜的是终于消除了心头的最大隐患,怜的是可怜了韩信的“兵仙”之才从此成为绝唱。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中明确记载了韩信勾结陈豨企图谋反的细节,对于这样的人吕后和萧何先斩后奏一方面是吕后为了立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根除隐患。
至于彭越、英布之流,本来就是墙头草,看到项羽的厉害就投靠其麾下,看到其落魄就改换门庭投靠刘邦。这样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人又手握重兵称雄一方,是威胁到中央统治的最大隐患。
刘邦在的时候,他们还能有所顾忌,一旦刘邦不在了,可能他们也会上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故事了,因此这几个人不得不除。至于什么时候除掉,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就算刘邦不除,继位者也会将他们除掉。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刘邦的过人之处,刘邦身上有很多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帮助他成为了一代帝王,大汉的开国之君。
大人长者、低调能忍说到大人长者,就不得不从刘邦的一件小事说起。他在沛县为泗水亭长时,经常到酒馆去赊账,但是没有人拒绝赊账给他,且刘邦去喝酒的时候,酒店的生意都特别好。因为刘邦的好兄弟多,他们都回去给酒店捧捧场,这样就算刘邦赊账,但是酒店的生意依然火爆。
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秋毫无犯,面对项羽公然无视楚怀王定下的“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盟约,刘邦采纳了谋臣张良的建议,不计较眼前的得失,甘愿服从项羽的安排,到汉中偏远之地为王。项羽赢得了“西楚霸王”的名号,但刘邦得到了天下人心。
刘邦的忍是出了名的,面对项羽的咄咄逼人他可以忍,面对生命的威胁他可以忍,面对韩信、彭越的坐地起价、临阵要挟他可以忍,面对吕后的杀伐坚毅他可以忍。正是因为刘邦的隐忍,让他最后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成为了九五之尊。
包容豁达、成就他人有些人只注意到了刘邦杀害功臣,却没有注意到萧何、张良、樊哙、周勃、陈平等人,求名得名、求利得利。他们通过跟从刘邦,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刘邦成为大汉开国之君的同时,他们也成为了亘古未有的名臣,达到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这些人中有很多原本不在刘邦手下,是从项羽和其他人处投靠刘邦的。刘邦并没有听信别人的话,揪住他们的弱点和毛病穷追猛打,而是努力发掘他们身上的可用之处,让他们学有所用,给他们提供一展才华和抱负的平台。正因为如此,金钱上说不清楚、个人也不够检点的陈平,才在刘邦陷入匈奴人包围圈的时候献出奇谋,助汉高祖刘邦脱离险境。如果刘邦轻信了他人之言不重用陈平,恐怕白登之围就成了刘邦人生最后的舞台了。人的心胸有多大,它的平台就有多大,他的眼光就有多远。
大汉天子、无情有情对于戚夫人刘邦是十分喜爱的,对于刘如意他也是十分疼爱的,以至于刘邦一度产生了“废长立幼”的想法。有人说最后让刘邦放弃这个想法的原因,是张良建议吕后请出了“商山四皓”。刘邦看到“商山四皓”站在太子身后,认为太子羽翼已,根基不可动摇,因此才不答应戚夫人的要求,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高祖本纪》中的明确记载。
能说服自己的人只有他自己。在最后时刻,刘邦的理智战胜了情感,相比于一个温柔的丈夫,疼爱孩子的父亲,他更是大汉的天子。他要考虑的是王朝的延续、血脉的传承,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如此之刘邦,不仅是出色之帝王,而且是世间少有之英雄。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