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公主是汉景帝嫡出的第一个女儿,她以前并不叫平阳公主,而是被封为阳信公主平阳侯。后来阳信公主成年后,嫁给了当时的平阳侯曹寿,这时候阳信公主才随平阳侯改名为平阳公主。谁知道这个平阳侯曹寿是一个命短的人,平阳公主嫁给他没多久,曹寿就驾鹤西游归天了,年轻的平阳公主就这样早早的成了一个小寡妇。
这个平阳公主也是一个命苦的人平阳侯,早早的就再次成为了单身,但这一次婚姻并不是平阳公主最终的归宿。后来平阳公主二婚嫁给了汝阴侯夏侯颇,可谁知好景不长,这个夏侯颇是一个行为不检点的垃圾人。夏侯颇竟然背着平阳公主和其他女人做苟且之事,纸总是包不住火的事情败露之后,夏侯颇感觉这个事情确实是无法交代了,就非常自觉的自杀身亡以求解脱,苦命的平阳公主就再次成为寡妇。
而婚姻再次的失败并没有打败平阳公主平阳侯,雪上加霜的是平阳公主曾经和平阳候唯一的儿子恰好在这时候死了,这件事的发生对平阳公主打击很大。但就算再悲伤生活总还是要继续的,当时卫子夫和大名鼎鼎的卫青姐弟二人,正好在平阳公主身边搞服务,后来汉武帝接盘成为皇帝,汉武帝可能有一段时间有点儿不孕不育的情况,所以平阳公主就琢磨了一批美女准备献给汉武帝,这样汉武帝的子嗣会更兴旺些。
可笑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当平阳公主将这一众美女让汉武帝观摩时,竟然没有一个人能让汉武帝看上眼。正当汉武帝准备扫兴而去时,偶然间在平阳公主的府上发现了卫子夫这个美女,汉武帝就趁着兴致高高时和卫子夫完成了男女之事。就这样卫子夫在机缘巧合下进宫成了汉武帝的女人,进宫后的卫子夫并没有得到汉武帝的特殊宠爱,可能皇帝的女人确实是太多了,遗忘百八十个女人应该很正常吧!就这样卫子夫毫无存在感的在后宫中呆着,之后汉武帝准备从后宫打发走一批女人,正当汉武帝挑选让哪些女人下岗时,卫子夫这个曾经被他遗忘的女人又让他眼前一亮,奇葩的汉武帝就再次和卫子夫“开了一个小会”,可能这次会议精神比较认真,幸运的卫子夫竟然怀上了龙种。
咱们都知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卫子夫顺利诞下龙种,这让她卫家地位也急速攀升。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也就自然的纳入了汉武帝的视野之中,卫青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当时在和匈奴的作战当中胜战连连。积攒了众多功勋的卫青也被晋升为将军级别的人物,这时候平阳公主也不能老单着啊!自然会有一些积极的人为平阳公主找对象,当时红极一时的卫青就成了最合适的候选人,但平阳公主还是有个心结,认为卫青曾经是自己的下人,这样总有种别扭的感觉。后来经众人劝说,卫青已今非昔比,卫青的姐姐也已经从野鸡变成了凤凰,后来平阳公主才嫁给了卫青开始了她的第三次婚姻。
也不知道平阳公主天生就是个克夫命还是怎么了,也许命中注定她的婚姻无法有完美的结局,平阳公主和卫青结婚之后,又是卫青提前走了一步。但这一次平阳公主和卫青的婚姻维持的时间并不短,二人共同生活了八九年时间吧!古时候包括咱们现在,女人死后总要有个归宿和他的男人共葬一起,平阳公主一生有三个男人,但她临死前选择了和卫青同葬,由此也可以看出平阳公主和卫青的感情最深。
谢网友之邀。
所谓的“脏唐”“臭汉”,说它是指风俗习惯大约也不错。但风俗习惯包含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两个词所指的方向是很单一的。那就是婚姻和男女关系方面。
这句话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它是宋明之后,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越来越成为婚姻道德的主流,从而导致婚姻和男女关系趋向保守,在这种社会情况下,再回望汉唐时期的男女关系和婚姻状况而得出的结论。
我们可以大体的回顾一下汉唐时期的情况,才可以理解明清之时,这样评价的原因。汉唐时期,婚姻和男女关系,是比较自由和随意的。这与明清之后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以正史为例来说明。因为历史久远,汉代普通人的婚恋关系,现在大约很难有可信的资料。但正史的资料,可信度还是比较大的。
汉代,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开始是魏王宫中的妃子。魏王被刘邦消灭之后。她又变成了刘邦的妃子。生下汉文帝,成为皇太后。
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先是嫁给了金家做媳妇,生下一个女儿之后,她母亲带她去看相,相士说王姑娘是大贵之相,她母亲听了相士的话后,坚决窜掇女儿离婚。要把女儿要回家去,再嫁贵婿。女婿一气之下,就把媳妇献给太子刘启了。意思是说,我保不住,也不能让你要回去。王姑娘跟了刘启之后,生了个儿子就是刘彻(初名刘彘)。后来,太子刘启当上皇帝,就是汉景帝。
再说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军卫青。他的母亲是平阳侯的侍妾,姓卫。按明清后的道德观念。是平阳候的侍妾,那别人就不能染指的。但是,汉唐时期的风尚不一样。卫侍妾看上了平阳候府的王作人员郑季,于是,就与郑季好了,之后,生下了儿子卫青。卫侍妾在平阳候府的地位,类似于《红楼梦》中晴雯、麝月、秋纹等。从卫青家的情况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汉唐时期与明清时期的不同风尚。
《红楼梦》里的侍妾们,如果主子喜欢,就提升为姨娘,成为小老婆。如果主子不喜欢的。既可以配给自己府里的奴才当媳妇,也可以嫁给外人。嫁给府里的奴才,一家人都是府里人。嫁给外人,就与贾府无关了。比如周瑞家的两口子都是贾府的奴才。但他们的女儿嫁给商人冷子兴,就成为自由人,与贾府无关了。
汉代就不一样了,《史记》中记载,卫青的父亲是郑季。郑季是平阳府中的工作人员,但不属于平阳候府,他自己家里还有媳妇。他与卫侍妾生了孩子之后,社会承认他是孩子的爹。但是,孩子的所有权不归他,归平阳候府。要永远为平阳候府服务。卫青小时候,曾经跟父亲养过一段时间。郑季的其它孩子都很排斥卫青。就是因为他是奴仆的身份。他摆脱为奴身份的唯一方法,就是为国立功。他后来也做到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谈的是婚姻和社会关系。
卫侍妾生了五六个孩子。这五六个孩子是不是一个父亲,现在不知道,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平阳候府的奴仆。
卫侍妾是这种情况,他的女儿卫小儿也和她一样。在长大成年之后,喜欢上了平阳候府的另一个工作人员霍仲孺,并生下了儿子霍去病。
把《红楼梦》和卫青霍去病的情况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不同。大观园里的女奴们,喜欢谁爱谁,是不能由已做主的。必须主人的安排。而汉代的女奴,我喜欢谁,可以由自己做主。
汉代与明清时期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汉代的奴才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地位。也就是说,身份是可以打破的。卫青、霍去病,卫子夫,王太后,都是例子。但是,明清之后,就不可能了。稍通历史的,看看明清时期的后妃们,再也没有王太后,卫子夫这样的了。他们必须是“冰清玉洁”的。
这是汉代,随着历史的发展,男女关系的总体趋向上,是越来越保守。从汉唐到明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唐代在婚姻道德方面,基本上延续了汉代的风尚,可能稍有变化,以明清后的眼光看,还是与汉代更接近。比如,李世民接收了他兄弟的女人。唐明皇把儿媳妇占为己有。武则天时代,更是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男女平等的奇迹。男人可以三房四妾。女人当然也可以,武则天自己就有冯小宝、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等许多男宠。当时的女性贵族,也都可以有男宠,也就是所谓的“面首”。比如太平公主,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就是太平公主孝敬给母亲的。
在明清之后男权占绝对主导的社会中,上层权贵们眼中,男人三妻四妾是天然合理的。女人们要是这样,就伤天害理了。这就是所谓“脏唐”“臭汉”的来历。
总之,汉唐之时,婚姻观念是相对开放自由的。到了明清之后,婚姻观念就转为封闭保守。每个时代婚姻观念和婚姻道德的形成。都是有其原因,无所谓好坏。做为历史现象,明清可以评价汉唐,汉唐不可能评价明清。在我们今天看来,它们各有其理由,也可各有其敝端。如果是在明清时期,汉代王太后的母亲不可能把已嫁的女儿要回来,导致女婿失去妻子的结果。这种随意既可以使王太后获得荣华富贵,但同样也使平民失去妻子。但明清后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又使得丧偶的寡妇不能再享受家庭的幸福。
这个问题,大约应该讲清楚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