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洪秀全简介,我来回答。
当年洪仁玕在南京城内得到洪秀全信任,成为干王洪秀全简介。
然而,这个干王却几乎同太平天国其他高层不走动,也没有私交洪秀全简介。
后来洪仁玕坦率的对欧洲传教士说,太平天国其他高层几乎都是没有文化,没有远见的粗鲁之辈,和他们没法交流。
这话说的有一定道理。
我们分析一下,当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将领中,压根没有什么像样的人。
洪秀全自己是个落地秀才,大家有兴趣去读读他的诗,不但文笔粗俗,行文也不通顺,还不如普通的打油诗。
而洪秀全对于太平天国的最大贡献,就是他其实是以先知、上帝之子身份出现的,传播他所理解的肤浅基督教。
再说通俗点,洪秀全就是靠装神弄鬼服众的。
其余的高层,几乎都是客家人,其中包括实际领袖杨秀清在内很多不识字,之前甚至大部分人没有离开过紫荆山。
普通太平军官兵,仅仅是因为他们加入拜上帝教以后,遭到清政府以聚众谋反为名的围剿,才被迫起义。
当年谋反是诛九族之罪,是要满门抄斩的,横竖是死还不如起义拼一拼。
另外一些人,则多是野心家,试图利用起义的那一套,所谓江山轮流做。当年满清也是这样推翻明朝政府的。
今天很多人说太明天国是农民起义。诚然,参加的太平军多是农民,但太平天国基本是进行一种类似于苏联革命的城市包围农村的战斗。
他们占领的是一个个城市,对于农村毫不关注,只要能够收到粮草、税收,抓到兵员即可。
一直放弃农村工作的军队、政府,能成为是农民革命吗?
他们的根本宗旨,其实就是改朝换代,以实现自己的荣华富贵。
当然,就洪秀全自己还有宗教狂,自我洗脑的意思。但下面人并没有这么傻,真正信仰拜上帝教那一套的人不多。
1851年初,洪秀全在贵田县金平村宣布起义,太平建号天国,在转战中,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接着,太平军北上,同年秋攻占永安,太平军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创建了政权。以下是永安封王表:东王(杨秀清
)、 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永安所封其他四王皆听从东王。
东王:杨秀清 (1823~1856)
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西王:萧朝贵(?~1852)
萧朝贵曾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朝贵娶黄氏
女宣娇为妻。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
,与秀清为兄妹辈。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南王:冯云山(1815~1852)
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北王:韦昌辉(1826-1856)
韦昌辉经冯云山启
发加入拜上帝会,并奉命在家开炉打铁,明则制造农具,暗中制造武器,准备起义。1851年3月,洪秀全登极,韦昌辉被封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是五军主将之一,永安封王时,又被褒封为北王。冯云山、萧朝贵分别在全州、长沙牺牲后,韦昌辉的地位自然上升,仅次于洪、杨、居第三位。
翼王:石达开(1831-1863)
石达开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军主要将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