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命硬的将军,绝对要把国军悍将胡琏算上,“军狐”胡琏征战大半生,数次遭到灭顶之灾,但却每每能在毫厘之间全身而退、转危为安,他的一些经历,不能不让人感叹他真是“命硬”粟裕简介。
胡琏出身贫寒,但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小时候学业很好,后来贫困辍学,投入了冯玉祥的部队粟裕简介。
雄心勃勃的胡琏不甘人下,准备报考黄埔军校,结发妻子卖了嫁妆,为他筹集到路费,当时胡琏非常感动,发誓将来发达了一定要报答她粟裕简介。
但5年后胡琏就把自己的誓言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喜新厌旧,迎娶了一位少将的妹妹,而这位新夫人与蒋校长夫人来往甚密,胡琏日后快速的飞黄腾达除了凭自己能打善战,与高层的关照也不无关系。
黄埔4期生胡琏,与同学林彪、刘志丹、张灵甫、李弥等人一起成为了日后中国大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从排长干起,次年升连长,以后逐级晋升,直至最后成为国军一级上将,从最低级军官一路爬到国军最高军衔(特级上将由蒋校长独享),枪林弹雨征战大半生,每每大难将至,却总能鬼使神差的有惊无险,逢凶化吉。
从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时起,胡琏因为黄埔出身,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国军大佬陈诚赏识,逐渐成为其“土木系”骨干。
1933年,胡琏任团长时,与红军董振堂的红五军团作战,被一颗子弹从左颊射入,右颊飞出,,与被“爆头”差之毫厘,虽脸上被打出一对酒窝,但胡琏捡回了一条命。
抗日战争时期,胡琏与日军浴血奋战,不失军人本色,在罗店拉锯战、当阳血战、石牌要塞阻击战和湘西会战中,他率部与日寇拚死决斗,甚至写好遗书,随时准备战死,也曾数次身临绝境,但有惊无险,都全身而退。胡琏在抗日战场上的贡献和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内战时期。胡琏的“命硬”更是显现得淋漓尽致。在南麻战役中,粟裕率部眼瞅着就要破城取胜。胡琏见大势已去,也已心如死灰,但在情急之下他“大显神通”,率军官祭天求援。也不知道他哪来的“法力”,老天竟真的如他所愿,下了七天七夜大雨,让我军的进攻功亏一篑,粟裕饮恨败走,胡琏反败为胜。
但在淮海战役中,胡琏的部队却无法得到老天的帮忙,12兵团在双堆集全军覆没,兵团司令黄维被俘,而副司令胡琏却在被手榴弹炸伤的情况下,乘坦克单枪匹马逃出了重围,甚至在逃跑的途中遇到一支民兵队伍时,战士们还友好的主动为其让路——没有人认为敌人能开着坦克突出重重包围,民兵们以为是自己人开的坦克。
侥幸逃生的胡琏被送到上海治伤,从背部取出大小32块弹片,有几块与肺、心“仅一纸之隔”。他的命真不是一般的“硬”,这一点胡琏自己也承认。
1958年我军发动“八二三”炮战,金门岛上,防卫司令胡琏正设宴招待前来视察的“防长”俞大维,数千发炮弹呼啸而至,金门防卫司令部四位副司令三死一伤,俞大维血流满面,只有胡琏毫发无损,也许真是他命不该绝,阎王爷又一次放了他一条生路。
胡琏枪林弹雨大半生,几次频于灭亡,数次与死神握手,但最终却都绝处逢生、大难不死,说起命硬的将军,还真没几个能比得过他。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