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被烧的时间。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圆明园被烧的时间,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占地面积5200多亩, 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的皇帝喜欢夏天到圆明园避暑,因此圆明园被也称为“夏宫”。
圆明园有一百五十余处景,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又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假山圆明园被烧的时间、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著名景点建造的,如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
圆明园还原图
圆明园不仅有中国古典园林,还有一处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不少中国传统手法。如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屋顶用琉璃瓦覆盖。西洋楼的主体是人工喷泉,即“西洋水法”,其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恃,可以与当时的凡尔赛宫及圣克劳教堂的喷泉相媲美。
圆明园还原图
圆明园经过清朝皇室150余年的建造,其巨大的建筑规模、杰出的建造技艺、金碧辉煌的宫殿、珍贵的历史文物、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享誉世界,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还原图
可是这样一个人间天堂也避免不了被破坏的命运。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洗劫了圆明园的无数金银财宝和文化珍品。被洗劫一空后,英法联军也不愿放过这座东方艺术殿堂,又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最终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付之一炬,成为一片废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是不可复制的人类宝贵财富,其价值不可估量。圆明园的毁坏是人类的巨大损失,但愿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
圆明园一开始是英法联军烧的,后来圆明园又有过哪些劫难?
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又叫圆明三园,也有“万园之园”之称,清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故此也称“夏宫”。圆明园始建于1708年(康熙46年),经多次浩劫,至1900年止完全毁灭不复存在,历经193年,圆明园的毁灭是国耻,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要忘记。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劫中的“火劫”,自火劫后,圆明园还保存了部份建筑,但经匪劫、木劫、石劫后,彻底成为废墟。
匪劫
为什说经历了匪劫?因为“火劫”中,当时英法联军的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恶狼般地吞噬着圆明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时,还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动的用车或者牲口拉,实在拿不走就任意破坏!那群没人性的英法联军选择的是最贵重的东西抢劫,而土匪掠夺的是剩余的精华,至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也应归为匪类。更为悲哀的是,当容易得到的值钱的物品很快被搜罗干净了后,有人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当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这就是“匪劫”。
木劫
讲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八旗兵丁,土匪地痞趁火打劫,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后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这就是“木劫”。
石劫
“火劫”后有一部分圆明园遗物被安放于公共场所,如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后于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颐和园;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兰亭碑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于1915年移往中山公园;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正阳门和新华门。西洋楼遗址的汉白玉及砖瓦,也多被军阀官僚运走,或被各家石作坊买去,就地改刻为其他石料。1928年大水法遗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绥远阵亡将士碑。日占时期,园内部分遗址,在“奖励农业”的口号下被平山填湖,改为水田。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作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罗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后人称此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石劫”。
土劫
圆明园在经过了火劫、匪劫、木劫和石劫后,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有人称为“土劫”。
圆明园经历的劫难,有人称三劫,即火劫、木劫、石劫;有人称四劫,即火劫、匪劫、木劫、石劫;有人称五劫,如前所述。无论多少劫,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落后就会挨打,就会被抢,就会被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