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江表十二将,三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朝代,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曹魏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东吴的“十二虎臣”,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关于这“东吴十二虎臣”。

江表十二将:东吴第一武将太史慈,为何没被列入“东吴十二虎臣”?

东吴十二虎臣的来历是陈寿在《三国志-吴书》中将东吴十二位武将全部放到一个传记中江表十二将。他们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而大家最熟悉的东吴猛将太史慈却不在这十二人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江表十二将:东吴第一武将太史慈,为何没被列入“东吴十二虎臣”?

首先,太史慈在《三国志》中的地位要远远高于上述十二虎臣。在《三国志》中,太史慈和刘繇江表十二将、士燮三人在一个传记中,刘繇和士燮都是一方诸侯,太史慈则是曾经当过刘繇的部下,在刘繇死后,也是太史慈收拢了刘繇的部下。而三国志中的吴书不是写东吴的历史,而是吴地的历史,就像蜀书从刘焉刘璋而不是刘备开始一样。既然是吴地的历史,就要先写吴地的几个主要诸侯。孙家父子排在最前面,然后是刘繇太史慈他们。所以说太史慈被陈寿放在吴地诸侯传里面,并没有低估他,而是大大抬高了太史慈的地位。太史慈的传记结束后才轮到吴国的妃嫔、宗室、高级文官、都督,再往后才是十二虎将。如果把太史慈放在虎将目录里面,反而是降低了太史慈的身份。

江表十二将:东吴第一武将太史慈,为何没被列入“东吴十二虎臣”?

其次,太史慈和孙策关系匪浅。太史慈和孙策曾经有过一场龙争虎斗,并且不分胜负。等到太史慈被孙策打败俘虏后,两人更是惺惺相惜,孙策说太史慈:“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

我们不知道孙策和太史慈都聊了什么,反正俩人已经上升到了知己、死亡不相负的程度了。这是作为带兵将领的江东十二虎臣远远达不到的境地。

其实我们还可以大胆的猜测,孙策和太史慈肯定聊了复兴汉室的事情,当年孙策和太史慈应该并没有割据一方的想法,而是和年轻的曹操一样,想着平定天下,恢复汉室。为何这样猜测呢?吴书写到太史慈死前大呼:"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大家注意“以升天子之阶”,这句话的意思直译就是,“帮助汉朝天子,让他站的台阶更高一点。”更直白的说就是,“不能让汉献帝再做傀儡了,我们要恢复当年汉武帝、光武帝那个时代的大汉盛世!”也只有这样的伟大理念,才会让以忠义著称的太史慈铁了心跟着孙策干,甚至在死前都发出恨不能升天子之阶的怒吼。

也正是因为太史慈和孙策的这样一层关系,所以太史慈虽然在建安6年就病逝了,但地位依然远远高于江东十二虎臣。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江表十二将:东吴第一武将太史慈,为何没被列入“东吴十二虎臣”?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影响极大,在民间不论曹魏的五子良将,还是蜀汉5虎上将亦或是江东十二虎臣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江表十二将:东吴第一武将太史慈,为何没被列入“东吴十二虎臣”?

因为三国天下大乱的原因,不论是人魏蜀吴哪国势力中间都会有投降的将领,十二虎臣也不例外。

江表十二将:东吴第一武将太史慈,为何没被列入“东吴十二虎臣”?

一,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的说法来自《三国志-魏书》,陈寿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记录在一个传记中。在最后总结道: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是被后世小说家称为五子良将。

五子良将中,张辽是丁原、吕布部下,后来投降曹操;张郃是袁绍部下,官渡之战投降曹操的。徐晃是杨奉部下,曹操击败杨奉后投降曹操。于禁是鲍信的部下,鲍信死后投奔曹操。只有乐进虽然其貌不扬,身材不高,但却是曹操一起兵就跟着曹操的良将。

二,五虎上将

五虎的故事怕是没有人不知道吧。

关羽张飞是跟着刘备起兵的三巨头,赵云最早是公孙瓒的部下,后来跟着刘备混,也算从龙之臣。

黄忠是刘表部下,后来曹操占据荆州,也照样启用黄忠守长沙,等到刘备攻占长沙,黄忠投降刘备跟着刘备入主西蜀,因功被封为后将军,和五虎并列。

马超则是一方诸侯,败给曹操后,妻儿老小具被曹兵所杀,只能投降张鲁,后又投降刘备。

三,十二虎臣

江东十二虎臣的来历也是陈寿在《三国志-吴书》中将十二位武将全部放到一个传记中。

这十二虎臣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按照记载的人越少,传记越重要的潜规则,我们可以看到魏国的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重要性远远超过江东十二虎臣。

这十二虎臣中程普、黄盖、韩当都是跟随孙坚起兵的三朝旧臣,蒋钦、周泰、陈武、董袭是跟随孙策起兵的好汉。

甘宁是刘表部下,后来又跟随黄祖,甚至在对阵中还杀了凌统之父凌操。后来投降孙权。

凌统、徐盛、潘璋、丁奉都是在孙权时期才涌现出的将领。丁奉年纪最小,一直跟着甘宁、陆逊、潘璋等将领,直到孙亮继位后才大放光彩。

其实,看完五子良将、五虎上将以及十二虎臣的传记,就会发现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是一个时间段、一个等级的将领。

这十位将领可以说都是有跟随曹操、刘备打天下的经历,十二虎臣中唯有程普、黄盖、韩当等人可以相当。

更多的虎臣都是替孙权平定内乱、亦或是三足鼎立后替东吴对抗曹魏和蜀汉。属于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的后辈。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