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王近山简介。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北方政权南下,就必须要渡过长江天险王近山简介。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长江分为几段王近山简介,上流主要在四川境内到湖北西部。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然而,四川在古代本来就是天生的防御堡垒,北方民族想要杀入四川是千难万难的,更别说渡过四川境内的长江。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而湖北西部的长江到三峡一段,水流湍急,暗礁众多,平时正常行船都是危险百出,何谈战争期间在敌人防御下强行渡江?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所以,从这里渡江不靠谱。

第二段,是长江下游,主要是从上海到安徽这段。

这段的长江水流不再那么湍急,但是水量充足,导致长江非常的宽。

以南京附近的长江来说,古代用木船渡过去,要1个小时时间。

同时,即便是在小河小湖中练习出来的精通游泳的人,到了长江也得抓瞎,一样会被淹死。

同时,自古以来,从安庆直到苏州,都是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也是南方政权的核心地带,江防必然强悍。

从这里渡江,虽然比四川、鄂西要容易,但也很难成功。当年淫王完颜亮,就是在这里渡江失败后被部下造反杀掉。

第三段,就主要是湖北境内的长江流域。

在这里,长江突然有了巨大的变化,在这里长江水流变缓,而且江岔众多,比较适合大部队渡江。

比如武汉东面田家镇,这里的长江急剧变窄,两岸相距只有500米左右。

古代就有一种说法,“划船过江十八桨”。

同时,类似这样的地形还有很多,对于防御一方极为不利。

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在不掌握制江权,水军又比较薄弱的情况下,选择从襄阳一线渡江是比较理智的。

同时,如果从江苏或者安徽突破,还没有到长江,就会遇到较为复杂的丘陵地形,河叉纵横。

以江苏的中部地区为例,当年新四军就是在这里建立了大量的根据地。这里地形复杂,到处都是河流,不适合大部队前进。安徽也差不都。

至于从四川鄂西突破,更是有大量无边无际的山地,地形比江苏安徽更复杂。

但是如果选择从襄阳突破,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从河北大平原向南,经过的河南也是大平原,直到襄阳才会有些复杂地形。

在古代的北方入侵者,多是游牧民族,当然会选择这条线突破。骑兵速度快,长驱直入,迅速就可以从河北杀到襄阳城下。

至于有人说插入大别山和桐柏山之间。

智障日军还真的就这么做过,被利用大山防御的国军用步枪、手榴弹,打的满头包。

这里复杂山地,是最适合防御地形,日军一些中队减员达到九成,就一个士官带着几个士兵,打着一面太阳旗,就算一个中队了。

因为红安出了很多开国将领,比如今天说的这位,他是唐朝大将后裔,抗战时攻占娘子关,建国后平定西南十万土匪。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俗话说“将门无犬子”,说的是大将的后代一般也是有本事有能耐的人。在唐朝的时候,有一员大将叫郭子仪,平定叛乱,威风凛凛。而我们今天说的这位开国上将就是郭子仪的后代,名字叫郭天民。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虽然祖上是唐朝大将,但是到了郭天民的时候,家里已经十分清苦。不过将门之后依然一身是胆,郭天民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胆量,面对地主恶霸的欺负,乡亲敢怒不敢言,但是郭天民就敢和地主恶霸硬碰硬。其实这些恶霸看起来很猖狂,本质上都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面对郭天民的气势,地主恶霸也不得不让步。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郭天民是黄埔军校六期学员,后来参加了著名的广州起义,在这场起义中我军率先打出了红军的旗号。此后在整个红军生涯中,郭天民从基层军官做起,当过排长、副连长、支队长、大队长等职,他在战斗中天不怕地不怕,每次都是冲锋在前,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升任师长。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王近山简介:北方政权南下为什么通常要打襄阳?

郭天民不仅作战勇敢,而且敢于坚持真理。红军前几次反“围剿”的胜利,离不开毛主席正确军事思想的指导,可是后来王明、博古等人脱离红军实际的指挥让红军损失惨重。郭天民一直支持毛主席正确的军事思想,后来郭天民又坚决反对张国焘妄图脱离中央的行为,为此郭天民即使被降级、被要求写检查,他也是无怨无悔,坚持真理。

在抗日战争初期,国军和八路军曾经相互配合在娘子关打了精彩的一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抗战中期在娘子关还发生过一场战役,这就是1940年在百团大战中发生的娘子关战斗。娘子关被日军占领后,又重新加固了防守设施,使得娘子关更加易守难攻。但是“胆大包天”的郭天民向这个堡垒发起了进攻,并通过先偷袭娘子关周边村庄再以此为依托进行强攻的方式,终于占领娘子关。在完成破坏任务之后,郭天民并不恋战,又率部转移。

新中国成立后,郭天民担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而司令员陈赓因为忙于援助越南的事情,云南的大部分军务都是由郭天民负责。当时刚刚建国,在云南这样的边疆省份,很多国民党残余力量、原来一直存在的土匪、邪教组织等各种反动力量相互交错,总数达十万多人,到处制造事端,绑架、残害无辜群众和干部,严重威胁了云南的和平稳定。

为了彻底消灭这些反动势力,郭天民详细调查了云南土匪的特点,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比如有的地方群众基础较好,就采取以政治手段为主、以军事手段为辅的方式,对于一些土匪势力较为猖獗的地区,则采取军事手段为主、政治手段为辅的方式。经过一番整顿,云南的土匪很快便失去了生存空间,云南边疆重归平静。

1955年郭天民被授予上将军衔。郭天民的“大胆”是为了军队,为了人民。即使做到司令员,他依然爱护下属,是将士们尊重和喜爱的将军。可惜的是,在那个年代郭天民将军也未能幸免,在1970年病逝于广州,但是他生前的功勋是不会被忘记的。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