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杨坚,小字祢罗突,是汉化的鲜卑族人,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他是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作为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实际在位的皇帝,宇文邕于武成二年(560)至宣政元年(578)在位。
宇文邕十二岁时被封为西魏辅城郡公。周闵帝宇文觉继位时宇文邕杨坚,他拜大将军,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北周武成元年(559),宇文邕官任大司空,封鲁国公。
宇文邕聪明有远识宇文邕杨坚,性果决,有智谋,能断大事。武成二年(560)四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他即帝位。建德元年(572),他终于诛杀了权相宇文护,独掌朝政。后宇文邕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中外都督诸军事府收回,并开始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此举有力地扩大了兵源,充实了军事力量,为兼并北齐打下了基础。
建德五年(576)十月,宇文邕复领兵七路攻齐。建德六年(577)正月,他又率军乘胜围邺,并一举攻城,俘北齐后主父子,灭北齐。不仅军事成就斐然,他还带领鲜卑族摆脱了鲜卑旧俗。随着他一步步整顿吏治,北周的政治也越发清明,百姓生活更加安定,国势越来越强盛。而宇文邕本人却生活俭朴,能够及时关心民间疾苦。
宣政元年(578)五月,周武帝率诸军伐突厥,五道俱进。不过他很快就因病诏停进军。六月,他病情加重,不得不还军长安,当月便病逝,年仅36岁。宇文邕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孝陵,传位长子宇文赟。
说宇文邕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确实是基于他的为政成就的。在内政上,他发展生产,释放沦为奴隶的人民,给他们以平民身份。同时,不好奢侈的他下令将华丽的宫殿毁坏,修政为民。
他还大举灭佛,因为佛在当时已经是北周的负担。当时僧侣不需要负担兵役,不需要纳税。当遇到天灾时,僧侣不救济百姓,反而是乘虚侵占农民土地。于是宇文邕在建德六年(577)将整个中原4万多所寺庙变为王宫宅地,将300多万僧侣编为百姓。灭佛时,一位僧侣对周武帝说:“佛是救世主,施恩布道,陛下取消佛教,不怕受罚吗?”宇文邕却回答:“只要百姓幸福,国家兴旺,我宁可受尽苦难。”
在对外上,建德四年(575),他与齐王宇文宪率18万人分三路进攻北齐,一路上势如破竹。到了九月,北齐援军赶到,宇文邕重病,于是北周才撤退。但此时北齐已经受到了沉重打击。
两年后,经过休整的北周再次攻打北齐。大臣都反对出征,但北周武帝却一直坚持。十月,宇文邕攻取北齐晋州,齐后主援军未到,晋州守将投降。十一月,齐后主包围平阳。十二月,周武帝率8万人援助并将其击退。正月,周武帝率兵包围齐首都,齐投降,北方再次统一。
可以说,宇文邕是南北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他是一位“沉毅有智谋”,“性格又果决,能断大事”的帝王。虽然这个人仅活了三十六年,在位不过十八年,甚至亲临朝政不过六年,但他却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壮举。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在强调“总戌北伐”,想要率军抵抗突厥的侵袭。虽不久后他便因病去世,但其干云豪气长存历史。尽管胜利果实最终被隋文帝杨坚占去,但他却是不改英雄本色。
有权谁都不想让,但不让就得死。北周末帝宇文阐禅位时年方9虚岁,小学一二年级的样子,叔叔大爷们又都被杨坚收拾了,哭都没地方哭还能怎样呢。就像当年曹魏代汉、司马代魏、刘裕代晋、高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一样,杨隋代周也是火候到了,禅让也就走个形式,让双方都体面些。
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宣帝宇文赟在3年之中相继暴毙,而且都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一个36岁一个22岁,权力衔接不可避免地出现空档,让杨坚有了上升的空间。宇文邕在位时杨坚承袭父亲杨忠的隋国公位,并在灭齐中立下战功进位柱国,他的女儿杨丽华还嫁给了太子宇文赟,无论地位、权势还是姻亲关系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宇文赟在位时他又藉着老丈人的身份继续尊崇,晋封上柱国并履职大前疑。
昔日蒸蒸日上的北周帝国其实早随着宇文邕的死冲顶回落,在平庸、暴虐且有严重精神问题的宇文赟手中变成了垃圾股——关于这点我在上篇问答中已有说明。崩盘的恐惧让一些人选择重新站队,期盼着杨坚带来新的利好。比如内史上大夫郑译和御正大夫刘昉就在宇文赟死后矫诏,让杨坚获得了监国辅政并统领军队的权力。在清剿反对者和宇文诸王时,杰出将领高颎和韦孝宽也是不遗余力。
当然,权力场永远不会一帆风顺,杨坚能最终攫取高位既有幸运因素也有手段施展。作为女婿的宇文赟也曾对权势冲天的老丈人一度产生猜忌,并与皇后杨丽华发生矛盾,叫嚣着要灭了老杨全家——有一次召见杨坚时还埋伏了刀斧手。心理素质过硬的杨坚虽躲过一劫但终究心里没底,只得请求出任扬州总管以避锋芒,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宇文赟却突然死了,又给了杨坚翻身的机会。
对杨坚辅政不服气的也大有人在,宇文诸王自不必说,皇室捍卫者也不少。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就先后起兵,网罗一批追随者热热闹闹地反杨坚。杨坚杀了试图行动的毕王宇文贤,又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等待遇稳住几个有实力的王,腾出手消灭了三股势力,之后又有惊无险地逐步清除了宇文诸王。
这期间小皇帝不得不继续给这个国之柱石加官进爵,从大丞相到相国再到加九锡的隋王,杨坚离皇位仅剩一步之遥。孤零零举目无亲的宇文阐也只有让位这一条路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