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让娴贵妃那拉氏当皇后的并不是皇太后钮祜禄氏钮祜禄氏,而是乾隆皇帝。至于乾隆以太后的名义立皇后,这只是古代社会的常态,因为古代讲究以孝治理天下,皇后作为儿媳,要伺候婆婆并得到婆婆的认可,乾隆立娴贵妃为皇后时打着太后的名义,言下之意就是说明娴贵妃为皇后名正言顺。

钮祜禄氏:为什么钮祜禄氏会让那拉氏做皇后?

乾隆十三年三月钮祜禄氏,乾隆皇帝携生母崇庆皇太后和皇后富察氏一起东巡,富察皇后一路小心伺候婆婆,在登泰山游玩途中,皇后感染风寒。但她唯恐败坏太后游览的兴致,一直强行忍耐,最终小病拖成大病,到了德州时不治而亡暴死途中。

钮祜禄氏:为什么钮祜禄氏会让那拉氏做皇后?

虽然乾隆皇帝隆重为富察皇后治丧钮祜禄氏,并给与了她一个美谥孝贤皇后。但根据现在披露的清宫档案来看,孝贤皇后尸骨未寒、刚刚去世不到七天,乾隆就开始在后宫物色新的皇后人选了,而且迅速选定了娴贵妃辉发那拉氏为新皇后,并得到太后首肯。至于乾隆在数月之后才昭告天下,那只是公布程序的滞后问题,实际上孝贤皇后刚死就已经内定好新皇后了。

钮祜禄氏:为什么钮祜禄氏会让那拉氏做皇后?

钮祜禄氏:为什么钮祜禄氏会让那拉氏做皇后?

钮祜禄氏:为什么钮祜禄氏会让那拉氏做皇后?

但乾隆又不想背上薄情寡义的名声,于是掩耳盗铃的设置了一个“摄六宫事皇贵妃”尊号,内定皇后娴贵妃首先晋封为摄六宫事皇贵妃,以皇贵妃身份正式行使皇后权力,并在富察皇后一周年忌日后行册封礼,孝贤皇后三周年忌日后册立为皇后。

当时乾隆后宫中和娴贵妃并立的有比较受宠的纯贵妃,而且纯贵妃相比娴贵妃,还生育有子女,那为什么乾隆最终选择了娴贵妃为皇后呢?

孝贤皇后去世时,乾隆皇帝春秋鼎盛,刚刚三十八岁,正当壮年,而他的母亲崇庆皇太后也身体康健。正当盛年的皇帝上有皇太后需要儿媳妇侍奉,下有六宫群妃需要统领,因此乾隆和太后确实都觉得宫中需要有一个皇后主妇来伺候自己。

新皇后的人选,不是从外引进就是在后宫旧人中选拔。从外面引进的话,乾隆只能通过八旗选秀这个途径。参加八旗选秀的秀女年龄一般在十三到十七八岁之间,而乾隆此时已经将近四十,乾隆皇帝本人不愿意老夫少妻,他不希望一个少女在名分上能和自己平等匹配。所以他只能从后宫中选择。

而后宫中的话,娴贵妃确实是最恰当的人选。首先她出身不错,清朝皇后一般来自满洲大族,娴贵妃是辉发部贝勒王机砮的后代,隶属镶蓝旗,因此继后出身可谓满洲八旗大族。而当时和娴贵妃同封贵妃的纯贵妃苏氏,虽然诞育了二子一女,但她却是汉女出身,在家世方面就完败于娴贵妃,根本没有立后可能。

其次,娴贵妃是雍正帝亲自赐给乾隆的侧福晋。在雍正十二年的那次选秀中,辉发那拉氏被雍正帝看中,亲自指婚赐给宝亲王为侧福晋,由于“皇考亲赐”这层关系,因此娴贵妃虽然没有生育,但她超越众多生育过子女的妃子,长期位列后宫众妃之首。

娴贵妃家世不错、又有雍正亲赐这层特殊荣耀,因此乾隆和太后一致认可她是完美的皇后人选。从史料来看,乾隆继后是乾隆皇帝主动而且心甘情愿立的,并非他找借口和网络渲染的是在皇太后的压力下被迫立的,观者当明知。至于乾隆和继后日后决裂一事,那是后话。

钮祜禄氏,改为汉姓以“郎,钮”最多。

钮钴禄氏,满语作niohuru,由满语“niohe”(狼)演变而成。郎氏满族宗族是由满族姓氏纽祜禄氏而改用的汉字姓,他们改用汉字姓的最初时间据其氏族谱所载为清代乾隆年间。

钮祜禄,“原系满语地名,因以为氏”。氏族居住在长白山、英额等地方。在清一代,钮祜禄氏氏族成员,“仕官难以枚举”,清王朝开国元勋额亦都,即是钮祜禄氏的氏族成员。钮祜禄氏宗族,是先期进入苏子河、浑河流域的建州女真氏族,他们在元末明初之际,由原始居住地黑龙江、松花江中下游,历经三次大规模的迁徙而来到佛阿拉地区。其中,史料记载中的长白山地区仅是他们氏族在南迁中的一处中间居住地。金代,钮祜禄氏的姓氏为女奚烈氏,据《金史·国语》记载:“女奚烈日郎”,即女真语汉译为郎姓。在清代官修史料《满洲源流考》中记有:“纽祜禄氏旧作女奚烈氏”。由上述记载中可见,今日郎姓的姓氏,在历史上没有像其他女真氏族姓氏那样,发生过诸多的变化,而是自金代起即汉译为郎姓。远在金代,女奚烈氏在官修史料中即有记载,如“女奚烈斡出,仕至植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于金胜堡”。又,“女奚烈守愚,字仲晦,本名胡里改门,真定府路吾直克猛克人也”。金代,由于女奚烈宗族庞大,朝廷对女奚烈宗族组建的弟子军以其宗族姓氏予以命名。辽东满族郎氏,由金、元至今日,只由女奚烈氏在明初演变为钮祜禄氏,再由钮祜禄氏汉译冠姓,冠用了郎姓这一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