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浩荡而来,任何个人即便是拥有经天纬地之,在这种历史大势面前也都只能是蝼蚁宇文邕杨坚!
不要说宇文邕和柴荣早逝宇文邕杨坚,给了杨坚和赵匡胤谋朝篡位的机会!就是他们二人活着,也仍然无法避免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为什么宇文邕杨坚?因为宇文邕只是纨绔子弟,绝非治国理政鲸吞天下之才!而柴荣尽管颇有文治武功,但却因其存在重外不重内的短处,因此早晚也会被赵匡胤或某人夺去君主大权!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隋、唐、宋之所以能成为大一统王朝,乃是由形势与时局共同推动而成,绝不仅仅是什么杨坚多么多么狡猾,赵匡胤多么多么奸诈,或是李世民多么多么无情,就能够达成的!
正是由于宇文邕和柴荣,不能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所以历史才选择了杨坚和赵匡胤来取代他们!而后又由于隋朝辜负了历史的期待,所以历史才会选择李唐取代隋杨!以先进取代落后是历史大势,也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我们在观察历史时,应该从历史发展的大势着眼,而不是依据个人喜好行事!回答完毕。
先说结论:如果宇文宪不死,杨坚篡位建立隋朝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是可能性会降低很多。
宇文宪(544—578)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周明帝宇文毓、周武帝
宇文邕异母弟,北周权臣宇文护堂弟。
宇文宪最大的特征就是『全面发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才能出众。宇文宪担任益州总管兼益、宁、巴、泸等二十四州诸军事及益州刺史管理今四川和重庆等地区的时候,只有16岁,但是部下和蜀地百姓都对他非常服气;回朝后宇文宪主要负责对北齐的军事行动,他有勇有谋,智计百出又身先士卒,部下对他心悦诚服,建德六年(577)灭亡北齐的战事中他也是主要的统帅。后来武庙尊奉的六十四将和七十二将之中,都有宇文宪的一席之地,足以证明他在军事史上的历史地位。
2、与不同派系的人物都能和谐相处。宇文护执掌大权时对宇文宪十分信赖倚重,让他参与赏罚大事;等到北周武帝宇文邕杀死宇文护之后,宇文护的子嗣亲信党羽都被逮捕诛杀,曾经被宇文护重用的宇文宪却安然无事,宇文邕同母弟宇文直忌恨宇文宪,经常在宇文邕面前说他坏话,也没有影响到宇文宪,后来反而是同母弟宇文直反叛哥哥,异母弟宇文宪率军平叛,使得宇文邕把宇文直比作管蔡,把宇文宪比作周公。
宇文宪的弟弟宇文招、宇文纯、宇文盛、宇文达、宇文逌都在后来被杨坚所杀,但是这些宇文氏皇子本人的政治军事才能、在朝堂上军队中的威望和影响力都远远不能和宇文宪相比。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不是周宣帝宇文贇自坏长城杀死宇文宪,地位名望远逊宇文宪的杨坚篡权的可能性就会很低很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