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盯上白俄罗斯?这是断章取义和挑拨离间吧白俄罗斯战役!
事情的缘由是,一个多月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举行了会谈。在会谈的间隙,有记者问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有没有可能合并成一个国家白俄罗斯战役?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表示,如果两国人民愿意并且都已经做好了准备的话,当然可以合并成一个国家。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于是就断章取义挑拨离间,说俄罗斯盯上了白俄罗斯,两国要合并成一个国家。可人家白俄罗斯总统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俄白合并要“两国人民愿意并且都已经做好了准备”,可眼下俄白“两国人民愿意并且都做好了准备”了吗?没有。
说实在的,要说两国合并,可能在20多年前还好办白俄罗斯战役。当时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确实也动过两国合并的念头。大家如果没忘记的话,20多年前,俄罗斯总统还是叶利钦,这位老兄治国无方,将俄罗斯弄得一团糟,他的声望也跌跌不休,一片狼藉。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则恰恰相反,将白俄罗斯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卢卡申科的声望非常高。当时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组成了一个叫“俄白联盟”的组织(当然,如今这组织还在),卢卡申科就动起了心思,如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声望那么低,我的声望那么高,如果将俄白两国合并,我出来选总统,肯定能打败叶利钦,到时候我就成大国领袖了。当然,后来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叶利钦选择了普京做为接班人。而普京呢,又励精图治,将俄罗斯带向复兴,所以他也有为俄罗斯这几十年来声望最高的人。面对此情此景,卢卡申科当然不愿意再搞两国合并的事了。白俄罗斯虽然小,但无论怎么说还是一个国家,卢卡申科还是一国元首啊!可万一合并了,他的位置往哪放啊?
另外,从俄白两国国情来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还是不一样的。去年年底的时候,白俄罗斯政府就照会我国外交部,说你们将我的国家的国名翻译错误了。我们的国名是白罗斯,不是白俄罗斯。你翻译成白俄罗斯,会让不明真相的人以为我们是俄罗斯的一部分。所以呢,白俄罗斯政府就要求我国,将这错误的翻译改正过来,以后将他的国家叫白罗斯。
这些年,白俄罗斯经常在外交场合强调自己的独立性。为什么呢?他也怕俄罗斯啊!大家看地图,俄罗斯有多大啊?差不多有两个中国那么大,而白俄罗斯的领土呢?也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两个省。这些年俄罗斯又是打格鲁吉亚,又是肢解乌克兰的,白俄罗斯也担心有哪天这倒霉事落到自己头上。你看看,去年俄罗斯的杜马(议会)不是有人叫嚣俄罗斯要保卫全体俄罗斯族人和讲俄语人的利益吗?因为历史原因,俄罗斯周边的国家多多少少都生活着一些俄罗斯族人和讲俄语的人。大家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的,万一有啥事,你俄罗斯是不是要出兵干预啊?所以,白俄罗斯一方面经常在各种场合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另一个方面又努力和俄罗斯搞好关系,还和美英法中等大国以及欧盟等国际(地区)组织搞好关系,就是为了防止有哪天俄罗斯打他的主意。你们说,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俩怎么可能合并呢?
最后,即便真的合并,对俄罗斯来说也未必见得是好事。这些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大好,欧盟和北约步步东扩,俄罗斯也需要有人出来做缓冲,所以,留着白俄罗斯更有用。如果将这些国家都合并过来了,人家北约大军就兵临城下了。这对俄罗斯来说可就是压力山大了。相反,有这些缓冲国在,俄罗斯还可以轻松点。
最有可能入侵白俄罗斯的是俄罗斯啊,卢卡申科无法招架国内滔滔民意,已经开始准备引狼入室,跟普京商量俄罗斯派军队进入“平乱”,而普京也一直希望实现“俄白一体化”,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
至于波兰和立陶宛,他们都是欧盟和北约成员,经济条件比白俄罗斯优越很多,他们目前对白俄罗斯没有领土野心,也不会去入侵比他自身落后的多的地区,没有经济效益。
不过历史上白俄罗斯是立陶宛大公国的一部分,立陶宛大公国与波兰一度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所以在民族和文化传承上三国有很大共性,地理上三国紧挨,白俄罗斯是个内陆国,海运进口需要通过立陶宛和波兰的港口,因此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现实角度,波、立两国也会密切关注白俄罗斯国内局势。
看看苏联为了抵抗德国的入侵付出了多少牺牲,我们就能体会到这场卫国战争有多么的伟大。整个卫国战争,苏联的武装力量前后征召了2950万人,当时整个苏联也不过才不到2亿人。大量男性被征召入伍意味着妇女也必须代替男人们投入工作,苏联妇女占工业劳动力的53%,农业劳动力的71%,此外还有200多万妇女投身军旅。甚至连老人和孩子也被用于补充劳动力的不足,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战争。
1941年6月22日,苏联红军的总兵力约为516万人,其中270万人是作战兵力。截止到9月11日,尽管了损失高达280万人,但红军的总兵力仍旧增加到了740万人,其中作战兵力346万人。到1942年11月1日,苏联红军已经损失了1184万人,其中639万人为永久性损失(即阵亡、因伤死亡、失踪和被俘),即便如此苏军的总兵力高达930万人,作战兵力612万人。此后尽管伤亡率依旧很高,但是红军的作战兵力始终保持在610万人至690万人之间。苏联惊人的动员能力,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恐怕都难以做到。
在德军的入侵下,苏联的工业和农业生产都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工业物资被侵占超过50%,农业生产也下降62%,加上为弥补军队损失而征召大量劳动力,造成了劳动力巨大的缺口,即便如此,苏联还是在军工产量上实现了显著的增长,相比于1940年,苏联在1942年和1943年的军工产量分别增长了86%和124%。1942年苏联的枪支、坦克、火炮、飞机产量就已经全面超过德国,苏联的坦克和突击炮的产量为24700辆,德国为4800辆;火炮产量为49000门,德国为12000门;轻武器为440万支,德国为140万支;飞机产量为25440架,德国为14700架。军工生产占到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55%,这个比例在当时也应该是世界上最高的。
从这些数据统计中,我们就可以明白苏联能够战胜德国这个强敌是多么不容易,付出的牺牲是多么巨大,这是属于苏联全体国民的荣誉,确实是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