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在被李世民重用之前,确实曾是原东宫的旧臣李世民的太子。就是说魏征和李世民原本是敌人般的存在,但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之后,还是重用了魏征,这是李世民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李世民的决定是对的,魏征为开创贞观之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两人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一直为人称道。

李世民的太子:魏征是太子的人,李世民为什么要重用他?

魏征在跟随李建成之前实际上已经跟了好几个人。他跟的第一个人就是元宝藏李世民的太子,元宝藏当时举兵起义就是为了响应李密,然后让魏征做了典章书记,出谋划策。李密对魏征是慕名已久,但是魏征真正到了李密身边之后却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像是一个花瓶一样,只是用来摆着好看的,他提出的一些好的建议都不能被李密所用,尤其是李密和王世充大战在即的时候,魏征提议应该坚壁不出,但是长史郑颋却认为这是老生常谈。

李世民的太子:魏征是太子的人,李世民为什么要重用他?

洛阳大战以李密失败而告终李世民的太子,李密遂带着魏征等向西投了李渊。魏征在被冷落了一段时间之后请求安抚山东,得了个秘书丞的职务,奉命招抚徐世绩归降。徐世绩果真就归降了大唐,还开仓放粮准备供应李神通的军队,只是这个时候窦建德来犯,李神通、徐世绩、魏征都被窦建德所俘。然后魏征就在窦建德那里做了一段时间的起居舍人。

李世民的太子:魏征是太子的人,李世民为什么要重用他?

李世民攻灭王世充和窦建德之后,魏征就成了太子李建成的太子洗马,很受礼遇。第二次讨伐刘黑闼叛乱的时候,李建成挂帅正是魏征给李建成的建议,只是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太晚了,李世民的势力已经初步形成了。魏征给李建成提的很多削弱李世民实力的建议,李建成并没有听从,以至于越来越被动。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和魏征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及败,太宗使召之,谓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

虽然魏征怼了李世民一把,但是李世民还是让魏征做了詹事主簿,后又引为谏议大夫,开始重用魏征,实际上,不只是魏征这一个东宫旧臣,还有王珪、薛万彻等等,他们都受到了李世民的礼遇,被委以重任。

那么,为什么李世民会重用魏征呢?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两个兄弟和十个侄子,这本身就让李世民的名声变坏,成为他一生的污点,而且李世民的政权并不是那么牢固的,内忧外患在等着他,他需要收买人心,安抚人心,重用李建成的旧臣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魏征正是李建成的心腹,这就是在向朝中的各个势力表明,他对于过去既往不咎,并不会清算太子和齐王的余党,而且只要有才能还是会被重用。

当然,魏征也确实是有才能之人,他能被李建成重用足以说明他的水平。日后李世民和魏征这对君臣互相成就,不仅在当时创造了贞观之治,更是在后来,留下了一段君臣和谐的佳话。

成王败寇,自古皆然,李建成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被抹黑了的。

李世民的太子:魏征是太子的人,李世民为什么要重用他?

李世民的太子:魏征是太子的人,李世民为什么要重用他?

后世史书在谈及李渊起兵的时候,总会把李世民的的谋划作为重要的原因,即在晋阳宫中用隋朝两个妃子趁李渊酒醉,为之侍寝,以此来逼迫意志不坚定的李渊造反。

但其实李渊早就有造反的心思了,并不是因为这两个妃子的缘故临时起意。彼时李建成并不在太原。“时皇太子在河东,独有秦王侍侧耳,仍命皇太子于河东潜结英俊”。也就是说李渊早就给李建成送去了密令,让他在河东悄悄延揽英豪,组织军队,为将来起兵做准备。

“六月以卯,太子与齐王至自河东,帝欢甚。裴寂等乃因太子、秦王等入启,请依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王故事,废皇帝而立代王,兴义兵以檄郡县,改旗帜以示突厥,师出有名,以辑夷厦。”

李渊并不是不想造反,而是要等李建成从河东把招募的军队拉来,李渊以“”依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王故事”起兵。而这条计谋是在李建成到来之后才拿出来的,说明有很大可能性是李建成提出来的。

李渊起兵后,李建成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在新军的建设上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知道刚刚成军的士兵,打家劫舍个个是好手,行军打仗,一定是外行,于是,特意召集军队,整顿纪律。

“劲道菜果,非买不食,军士有窃之者,辄求其主偿之,亦不诘窃者,军士及民皆感悦。”

由此可见,在军队纪律上,李建成能根据形势,灵活处理,并非一味地严刑峻法。这种方法,比杀人立威,显得更人性,更有感化作用,能够团结人心。而李建成的这种方法,贯穿了其短短的一生。而恰恰也是他的人性,成就了他的事业,却也让他最后在斗争中失败。

其后在取霍邑、斩宋老生,西河首捷的过程中,李建成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后刘黑闼反派,李建成也处理得很好,只是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居中调度,处理后勤事务,唐争霸的几场重要战争,他都没来得及参与,是故在重视军功的关陇集团内,就没有李世民那么耀眼。

关于李建成的一些比较客观地记载,之在《唐书》、《资治通鉴》中,或只言片语、或付之阙如,我们很难洞悉其详,还原出一个相对真实的李建成来。·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