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有些明君也会做的事他也做过,比如免赋税,处置酷吏(王文同),开仓宇文神举。

《旧唐书·李勣传》宇文神举:

时河南、山东大水,死者将半,隋帝令饥人就食黎阳,开仓赈给宇文神举。然而隋末执行力已经跪了:

时政教已紊,仓司不时赈给,死者日数万人。而且先前他咋没那么爱民呢?

(杨)玄感之围东都也,开仓赈给百姓,凡受米者,皆坑之于都城之南。最多有些他犯的错误明君糊涂起来也犯而且更严重,唐玄宗一日冤杀三子,炀帝虽然和亲儿子齐王杨暕彼此猜忌到了这种地步——

暕妃韦氏者,民部尚书冲之女也,早卒,暕遂与妃姊元氏妇通,遂产一女,外人皆不得知。阴引乔令则于第内酣宴,令则称庆,脱暕帽以为欢乐。召相工令遍视后庭,相工指妃姊曰:“此产子者当为皇后。王贵不可言。”时国无储副,暕自谓次当得立。又以元德太子有三子,内常不安,阴挟左道,为厌胜之事。至是,事皆发,帝大怒,斩令则等数人,妃姊赐死,暕府僚皆斥之边远。时赵王杲犹在孩孺,帝谓侍臣曰:“朕唯有暕一子,不然者,当肆诸市朝,以明国宪也。”

暕自是恩宠日衰,虽为京尹,不复关预时政。帝恒令武贲郎将一人监其府事,暕有微失,武贲辄奏之。帝亦常虑暕生变,所给左右,皆以老弱,备员而已。暕每怀危惧,心不自安。

俄而化及作乱,兵将犯跸,帝闻,顾谓萧后曰:“得非阿孩邪?”其见疏忌如此。化及复令人捕暕,暕时尚卧未起,贼既进,暕惊曰:“是何人?”莫有报者,暕犹谓帝令捕之,因曰:“诏使且缓。儿不负国家。”贼于是曳至街而斩之,及其二子亦遇害。暕竟不知杀者为谁。时年三十四。

魏征曰:"臣闻炀帝不信齐王,恒有中使察之,闻其宴饮,则曰'彼营何事得遂而喜!'闻其忧悴,则曰'彼有他念故尔。'父子之间且犹如是,况他人乎!"上(唐太宗)笑曰:"朕今视杨政道,胜炀帝之于齐王远矣。"至少他生前那一刀没挥下去。

总体来讲,亲小人,远贤臣,连文才比自己好的薛道衡都容不下,短短十几年把富有辽阔的大一统朝代玩没了,自己都差不多五十岁当爷爷的人了还像个小孩一样闯完祸就跑,不想着收拾却想着割据江东甚至亲口自比陈叔宝,知道骁果军要造反了不去想应对之策却杀了报信宫人自我麻痹,最后死于非命,人口从顶峰时期的890多万户锐减到唐初的200多万,这不叫昏君,什么叫昏君?

修洛阳外城是吧,“初,隋炀帝作东都,无外城,仅有短垣而已”,具体的工程是后来武则天安排李昭德修的。

修大运河是吧,前人难道没修,现在的京杭大运河是忽必烈的。研究河道的学者岑仲勉说过,炀帝只是在历代君臣中加工河道这一块做得较为圆满,并不是说运河全是他一人之功。

北周武帝登基之后,他励精图治,不仅统一了北方,还把国家发展起来,变得更加出色。可惜老天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他英年早逝,自己的皇位就落到了儿子周宣帝宇文赟的手里。这位老兄在历史上是比较有名的,他在后宫就立了五个皇后,自己行为荒唐,还在朝中大肆屠杀宗室子弟,很多有能力的宗室,都死在了他的手里。周宣帝是猜忌心非常重的人,朝中有人要威胁到他的皇位,他就会下手除掉对方。可宇文赟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自己的岳父杨坚会在他死后夺走了政权,其实宇文赟对杨坚也早就有所猜忌,他就多次要杀掉杨坚,可自己还是没有下手。按理说他杀宗室的时候那么果断,也应该有办法把杨坚杀掉。杨坚在国内有着极高的权势,可他没有与皇帝对抗的能力,如果不是宇文赟早死,杨坚是没办法夺取皇位的。那宇文赟为何没有杀掉杨坚呢?杨坚也是非常聪明的人,他懂得隐藏自己,在周武帝当政的时候,杨坚就受到不少人的猜忌,武帝一度打算要杀掉他。杨坚知道这件事,心里非常害怕,他就始终保持低调行事的作风,杨坚少年老成,愿意主动隐藏自己,这就很难得了。而且杨家在关陇门阀里面,并不是最强的,也缺乏足够高的资历,杨家甚至都不是柱国里面的家庭,如果不是与独孤家联姻,杨家也很难在北周的朝堂里面取得更多的话语权。在宇文赟继位之后,他心里最大的敌人是宗室,而不是手下的这些大臣,因此他重点清除这些宗室,也需要得到这些大臣的支持才行。杨坚在差点被皇帝杀掉之后,他心里一样很害怕,他就用了一个办法,皇帝看着他不顺眼,那自己就请求外放,到了外面去担任官职,既不会影响到皇帝的权势,也不会让皇帝天天看见自己。这招以退为进,正好就符合了宇文赟的心意,他也就这样得到保全。其实宇文赟虽然对宗室可以随便下杀手,但对于这些关陇门阀的子弟,他是不能随意动手的,可以说北周的宗室,在一定程度上不见得比这些关陇门阀的贵族要强,北周皇族的根基较浅,政权都没有立稳,这些皇族自然就缺乏足够强的实力。之前的北周皇帝,心里都非常依赖宗室,希望利用他们来对付这些关陇贵族,而宇文赟年少,缺乏足够多的见识,他就认定要宗室对于自己的威胁才是最大的。杨坚在朝中人脉比较广,关陇门阀的是没有什么原则的,只要能维护他们的利益,就不会在乎皇帝的利益,在老一批的门阀臣子老去之后,他们需要扶持一些新的代言人,杨坚就是很不错的人选,他这种性格在乱世里面才能成功,宇文赟其实并不太关心国家的事情。他这个人好酒好色,自己过于喜欢追求享受生活,忽视了国内的很多事情。因此他很早就让出了皇位,让自己的儿子先继位,像他这样早年就当太上皇,可见是摆明要自己放开去享受生活,这样的人也好打发。杨坚的段位明显要更高一些,宇文赟的这些心思,他都把握得比较准确。宇文赟这样的奢侈生活,也让他过早死亡,这也让北周就这样被篡夺。他不是一个负责的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的父亲,没能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个稳固的江山,其实他的天资还是不错的,要是能得到好好培养,也能有出息,可惜历来的这些明君,往往都很难教育好自己的儿子。

宇文神举:年号“大业”的隋炀帝,真的是昏君吗?

宇文神举:年号“大业”的隋炀帝,真的是昏君吗?

宇文神举:年号“大业”的隋炀帝,真的是昏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