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摩温就是现代工头与企业领导的意思,属于典型的中国式英语。英文的NUMBER ONE一词,谐音过来就是拿摩温,意思为第一号。晚清民国时期,上海的英国纱厂,分为很多车间。洋人为了便于管理,每个车间都安排一个中国工人作为领班工头,在序号编排上当然就是全车间第一戴安澜:NO.1。久而久之,就被说成了拿摩温。到了民国初年,拿摩温模式广泛流传在各个工厂中,成为工头的别称。后来许多民族资本家的工厂,学习英国,也设立了各种拿摩温管理工人,因为都是中国人,也有的被称为堂倌,管车。

戴安澜:晚清民国时期经常出现的工厂拿摩温是什么意思?

这些拿摩温群体戴安澜,逐步专业化。当然不从事劳动,只是负责工厂的安定与秩序,身强体壮,监督其他工人们,管理工人干活。可以说,每个车间都是一个小社会,拿摩温们有开除、处罚工人之权,有时候心情不好看不顺眼就随意打骂工人,工人为了不挨打,只能时常送礼孝敬。夏衍在小说《包身工》里就描写:

戴安澜:晚清民国时期经常出现的工厂拿摩温是什么意思?

只要断了线不接戴安澜,锭壳轧坏,皮辊摆错方向,乃至车板上有什么堆积,就会有遭到拿莫温和小荡管毒骂和殴打的危险。有一次,一个叫做小福子的包身工整好了的烂纱没有装起,就遭了拿莫温的殴打。

戴安澜:晚清民国时期经常出现的工厂拿摩温是什么意思?

戴安澜:晚清民国时期经常出现的工厂拿摩温是什么意思?

那些心黑的,和上海等地洋商关系好的拿摩温,甚至到了家里红白喜事,工人进厂,逢年过节都要收红包,平时可能还要吃回扣,赚大钱。

据有的人回忆,民国时期的拿摩温非常跋扈,工人对拿摩温具有等级与依附特征。拿摩温看见那些穷工人,不是放高利贷盘剥就是仗势凌辱,有的长得好看的女工人也免不了备受侮辱。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