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指的应该是刘宗敏霸占陈圆圆刘宗敏、吴三桂反水的事情。如果因果倒置来看,这样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刘宗敏确实做的不好。
李自成当时的大事是什么呢?当大顺军攻下北京城刘宗敏,崇祯在煤山自缢之后,大顺上下其实感觉天下差不多已定了。放眼望去,神周大地还有谁是敌手?
剩下来的事情不过是招降吴三桂、收拾各地残余势力、干掉张献忠、打击清军刘宗敏。
顾诚先生《南明史》中提到,大顺政权最大的政治和军事失误就是没有分清谁是自己的敌人。他们当时的工作重点在打击官僚地主,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清政府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在此基点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包括收复吴三桂,当时他们认为派几个人招降就可以搞定吴三桂,而吴三桂投降大顺也确实是他最好的一个选择。
综上,吴三桂在当时在大顺政权眼里确实不是一件大事情。
刘宗敏杀不得刘宗敏作为最早追随李自成的兄弟之一,是李自成最为倚重的心腹,与其说是手下大将,不如说是自己过命的兄弟,就像宋江和李逵那种。李自成被打到18骑的时候,还追随他的就有刘宗敏,开疆拓土,冲锋陷阵的是刘宗敏,为了挽救闯王杀掉自己两个妻子的还是刘宗敏,这一份情义,李自成这辈子都还不起。
在大顺政权内部,刘宗敏的地位仅次于李自成,官拜权将军,封汝侯。说实话,李自成不封人个王,人家都不一定满意。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实行追赃助饷的负责人就是刘宗敏,说到底陈圆圆是追赃助饷时的一个意外收获。这你说咋去评价呢?
刘宗敏在当时的地位有点类似于太平天国的杨秀清,李自成还真不能够完全节制刘宗敏。
况且,当时天下还未定,李自成不仅没有理由杀刘宗敏,很多事情还需要倚仗刘宗敏去做。就算没有得到吴三桂,也不能失去刘宗敏,吴三桂即便反了还得靠刘宗敏去打不是吗?
如果说李自成在九宫山死前,问他:“你觉得当时在北京节制一下刘宗敏是不是就不会变成今天这样?”闯王可能会深思吧,但在北京的时候,李自成绝对不会杀刘宗敏。
欢迎关注、点赞、唠嗑,我是孝陵卫小校(二分明月故臣心),动手动脚找东西,正儿八经答问题,期待与诸君交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