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欧洲的疫情愈演愈烈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虽不至于重复当年“西班牙大流感”的惨状,但逐日增加的感染人数着实令西方人不得不严肃对待。就当下而言尚未出现有效遏制该病毒的药物,人们在恐慌之余不免将眼前的情形与此前在欧洲肆虐四个世纪之久的黑死病作比较,而后者之所以能够从西方世界销声匿迹也并非得益于人类医学技术的发展,反而是一群远道而来的亚洲老鼠结束了欧洲的梦魇。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从13世纪开始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蒙古人就持续不断地向西用兵,由于人数稀少,蒙古大军在攻取城池之后往往不能抽出足够的留守部队来进行占领。为了避免后方不稳,一种恐怖的屠城政策成为蒙古人最常使用的手段,而在积年累月的屠杀之后,从中亚到东欧的人口骤然下降,与之相伴的则是老鼠等啮齿类动物的疯狂滋生。这种情况持续到14世纪的时候终于发生质变,在对抗蒙古大军一线的欧洲士兵开始有部分人员出现发热、头疼、淋巴肿大,继而全身发黑的症状。更要命的是该病症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人群当中蔓延,等到人们意识到瘟疫已经到来之时,已然错过了最佳防治期,于是困扰欧洲四百年之久的“黑死病”就此爆发。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从医学角度来说,黑死病的直接诱因是跳蚤身上携带的鼠疫杆菌所致,这种跳蚤学名称为“印鼠客蚤”,专门寄生在欧洲当地的黑家鼠身上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不过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这样的医学常识,也无法将肆虐人间的瘟疫与老鼠联系起来,只能将其归咎于上帝的惩罚。由于弄不清病因,众多令人匪夷所思而又啼笑皆非的“防治手段”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起先人们认为是血液出现了问题,所以只要有人得病就给其放血,结果自然是风马牛不相及。后来又有人认为是水源不够洁净才导致了瘟疫横行,所以中世纪的贵族们从不直接饮用淡水,相反却用葡萄酒来作为日常饮品。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非但如此,洗澡在这时候也成为禁忌,因为人们觉得洗澡会导致皮肤毛孔增大,病毒极有可能趁虚而入。因此,即便是贵为国王的路易十四在一生中也只洗过三次澡,于是为了遮掩身上难闻的臭味,欧洲人格外钟情于各种香水,而西方的香水业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蓬勃起来。不过上述各种荒诞不羁的做法显然对疫情防治毫无裨益,欧洲依旧笼罩在暗无天日的鼠疫当中。最终解决这一切的是一群来自亚洲的外来客——印度褐鼠,18世纪时南亚次大陆发生大地震,众多掩埋在废墟中的尸体以及南亚独有的炎热气候导致当地褐鼠大量繁殖。为了寻找足够的空间和食物,这批不显眼的偷渡客开始向西迁徙,并最终沿着商队的足迹涌入欧洲。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然而事实证明,这场生物入侵对欧洲人来说简直就是救星降临。由于褐鼠不论在个头、智商还是团队协作上都远胜过欧洲黑鼠,因此后者很快被“鸠占鹊巢”并彻底淡出生存舞台。就生物关系而言,褐鼠身上寄生的跳蚤同样可以携带鼠疫杆菌,这种跳蚤被称为“角叶蚤”。但与欧洲黑鼠身上的“印鼠客蚤”不同,角叶蚤对褐鼠的忠诚度极高,即使宿主死亡也不会从老鼠转移到人类身上,这就从根本上阻断了疫情传播的途径。随着褐鼠逐渐在欧洲站稳脚跟,黑死病仿佛被风刮走了一样一去不回,所以有时候消灭疫情的不一定是药物,相反却是毒源被另一种毒源取代。

千万别想所有老鼠灭绝!如果老鼠全部灭绝,人类的灾难也就来了,不要小看老鼠,自然界少了老鼠还真的不行。一种生物种群可能引发数种生物灭绝,数种生物灭绝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灭绝,迟早有一天人类会遇到,因为人类也是生物链之中的一个环节。所以,老鼠虽然可恨,但是也不能彻底灭绝,因为依靠老鼠生存的生物种群太大了。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全球范围的老鼠很多,但是在每个老鼠存在的区域,其他生物也得以生存,所以老鼠是食物链的“中间者”,不能消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老鼠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除了地球的南极之外,其他各大洲都有它的足迹,老鼠的繁殖能力非常快,一年能生6到8胎,一胎生5到10只。同时一只雌性老鼠可以与无数个雄性老鼠繁殖,甚至还可以跟繁殖后的小老鼠继续繁殖,所以一年下来,一只雌性老鼠就可以让其家族老鼠的数目增加上千只,十分吓人。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并且一只老鼠只需要生长2到3个月就可以繁殖了,这在生物界可以说相当的罕见。全世界有鼠类约480种。随着老鼠的不断进化,可能种群数量还更大。老鼠对我们人类来说,确实没有什么好感,下水道、厕所、厨房、杂物堆等区域经常看到它,同时,人类也害怕老鼠,因为老鼠能够在带菌场所与干净场所来回行动。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所以,经常会出现鼠脚、体毛及胃携带物来传播病原菌,对人类可能带来影响,所以是“人见人恨”,希望将其全部处理掉。当然,最好处理或者是避免老鼠活动的方式,那就是对它的天敌进行防御,例如:在家里养一只猫,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现老鼠的足迹,就算是放置一些老鼠药物,可能都难以将老鼠清理掉,所以选择猫可能是最佳选择,这就是老鼠的一个基本情况。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地球上所有的老鼠灭绝会怎么样,对人类有什么影响?老鼠属于杂食性物种,所以能吃的东西很多,只要人能够吃的,几乎它们都能够适应,酸、甜、苦、辣全不怕。当然,相对来说,普遍老鼠爱吃的都是一些谷物类、瓜子、花生和油炸食品。在农村可能经常遇到,老鼠又把柜子打了一个洞,然后钻进粮食作物的柜子之中疯狂的吃,等你发现的时候,基本上吃了一大堆了。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确实,老鼠的警觉性很高,并且只要有动静,都会跑,当安静的时候,可能又会回来。按照科学记录数据显示,一只老鼠一年大约可吃掉9千克粮食,所以量还是比较大的。老鼠适应人类的生活环境,因此它是很成功的物种。老鼠吃人类的农作物很多。但是老鼠的天敌也不少,除了我们说的猫之外,蛇、鹰、鼬、人等都是它的天敌。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我们看到最多的,可能也是蛇吃老鼠,老鹰抓老鼠等等。并且大部分时候,这些生物都需要依靠老鼠来进行生存,所以如果没有了老鼠,还真的不行。一旦老鼠灭绝,可能引发它天敌,蛇、鹰、鼬等生物出现灭绝,那这就危险了,小范围看这是一些区域性的物种灭绝,如果大范围看的话,就可能波及到更大范围,所以,我们也只能合理进行对老鼠的处理。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不能将其彻底完全清除灭绝了,一旦我们地球生物链出现“大波动”,那必然会对人类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且,我们也看到了,全球生物种群在持续减少了,按照预估数据显示,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欧洲13世纪的黑死病是怎么回事?怎么样得的?

所以,如果老鼠灭绝了的话,我们不能导致更多的物种灭绝,对本身食物链上的生物都可能带来灭绝,所以老鼠真的不能彻底灭绝,老鼠的存在是具有价值的,我们只能合理进行清理才行,所以这个结果你很难相信,但是作为食物链的物种,确实有这个能力,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总结地球生物种群非常庞大,每种生物都具有存在的价值。食物链表现越稳定,生态系统也就更加稳定,老鼠虽然是我们人类比较讨厌的物种,但是俗话说“一物降一物”。老鼠在自然界之中,也有处理它的物种,所以我们也不用担心,过多的情况。如果实在太多了,合理进行自行处理就行,老鼠并不是保护物种,而是有害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