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五代十国名人,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五代十国最强猛将非飞虎将军李存孝莫属五代十国名人。
王不过项五代十国名人,将不过李。说的就是项羽,李存孝。
上下五千年,中华名将层出不穷。运筹帷幄的不算,只谈武力,两个人最值得称道:项羽和李存孝。
若是大王不计入排行,李存孝便是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猛将。有八个字形容李存孝和李元霸的神力: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意思是天地若有把有环,二人都可以拎得起来。李元霸是虚构出来的人物,而李存孝却是活生生的存在。
李存孝原名安敬思。相传他从小就天生神力,母亲曾让他拜石像为师,幼年的安敬思不服石像,结果一拳就击碎了石像,拜师之事就此作罢。安敬思十岁时曾亲手打死一只猛虎,恰好被路过的晋王李克用看见,收为义子。李克用原有十二太保,收了安敬思做义子后,赐他新名字,叫李存孝,并封为最后一个太保,凑全了十三太保之数。
李存孝所用之长武器名为毕燕挝。长长的枪杆连的却不是枪头,而是一个拳头握着一支笔,这个拳头食指向前,拇指向上,甚是奇特。
除毕燕挝外,李存孝还喜用槊。长敲短打、远近皆能且又骑术精良、箭法通神,真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成年的李存孝到底有多厉害。看看和其他高手的比试就知道了。排行第三的王彦章号称铁枪无敌,但在李存孝的手下却走不了几合。排行第四的高思继被李存孝拖着病体生擒活捉,转投晋王。
史书对李存孝的勇武,有明确记录。如:
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
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旧五代史》
存孝猨臂善射,身被重铠,櫜弓坐槊,手舞铁楇,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新五代史》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在我看来,整个五代十国时期,杰出的君主只有两个: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周世宗柴荣。
五代十国数十年,青铜远比王者多。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五代前后持续了53年。而从公元902年杨行密被封为吴王开始,到公元979年赵光义灭北汉统一中原为止,十国前后持续了77年。在这数十年中,先后有14位(五代)皇帝和34位(十国)国君。
在这48人当中,称得上杰出君主的,也只有两人:
后唐庄宗李存勖(885年-926年)。作为唐末强藩之一李克用的长子,李存勖从小就英勇过人,善于谋略。在继承晋王之位后,南压后梁,北抗契丹,积极发展军备,使晋国逐渐强大,最终得以在920年南下消灭后梁,并在洛阳称帝,定国号为唐,成功建立后唐。在称帝的6年时间内,李存勖攻灭前蜀,降服岐国,威震南方,所拥有的领土远大于后梁。但是由于他治国无方,沉湎女色,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埋下隐患。在926年死于兴教门之变,功归一溃。
后周世宗柴荣(921年-959年)。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养子,早年随长辈在南方经商的经历,让他早早就知道当时社会积弊所在。自他继位之后,在政治上理清吏治,重用人才。很早就确定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在军事上整顿禁军,事必躬亲,多次御驾亲征,打败南唐取得江北之地,北上抗击当时已经非常强大的契丹辽国。在经济上推行休养生息的主要思想,减轻税赋,兴修水利,限制佛教,刺激农民的积极性。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他英年早逝,留下孤儿寡母,所托付的赵匡胤又早有异心,或许他早就能统一中原,并与契丹旗鼓相当的。
总结:在我看来,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只有后唐庄宗李存勖和后周世宗柴荣,可以算的上是杰出的君主,在他们俩执政期间,后唐和后周都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大势力,如果不是因为李存勖政治能力太差把自己害死,在后唐时期或许就已经统一中原。而如果不是柴荣英年早逝,后周是由足够的实力和契丹辽国掰掰手腕的,所以说,五代十国前后48位君主,只有2个王者,其余都是青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