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每年这个日子,农民有两件事必须要做龙抬头有什么好的寓意。

龙抬头有什么好的寓意:在我们农村,都说二月二叫龙抬头,有什么纪念意义?

第一:理发龙抬头有什么好的寓意。自从头年腊月理完发以后,整个正月千万不能理发,因为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正月不理头,理头死娘舅。原本是没道理的一句话,但大家仍然遵循着古老的套数,直到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理发馆才忙碌起来,特别是农村男人,龙代表男人,龙抬头意思是有起头,这天男人们理发也为图个吉祥。

第二:吃圣虫龙抬头有什么好的寓意。春节前做的一种类似盘龙的饽饽,农民春节里供奉祖宗宗谱摆放的圣虫必须在二月二这一天吃掉,据说这一天吃了圣虫会一整年旺旺盛盛。就连小孩子也会被家长哄吃一口半口。

二月二是惊蛰节气前后,天气回暖,万物复苏,是那些冬眠动物出蛰之时,在我们农村,蛇又被称为小龙,农民们期盼着二月二这天龙的蛰出能够镇住所有害虫,让一年里的农作物获得丰收。因此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词。

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当年武则天抢了帝位,逆天行事惹怒了玉皇大帝,玉帝发怒下令三年不准下雨,龙王体恤百姓疾苦,偷偷下了一场大雨,却因此被玉帝压在大山之下,后来百姓因为那场大雨,庄稼得到了保证,农民感恩,天天向老天拜谢,祈福,玉帝被感动后,终于在二月二这天放了龙王,于是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有什么好的寓意:在我们农村,都说二月二叫龙抬头,有什么纪念意义?

风雨顺,又丰收。

龙抬头有什么好的寓意:在我们农村,都说二月二叫龙抬头,有什么纪念意义?

大仓满,小囤流,

龙抬头有什么好的寓意:在我们农村,都说二月二叫龙抬头,有什么纪念意义?

好年景,春开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

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农历二月二,民间一直有“理发去旧”的风俗,

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所以很多人从腊月开始就不理发了,一个月都不理发了。

到了二月份就可以解禁了。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

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已经过去两天了。

问到各地有哪些风俗?我前几天曾写过两篇短文,简单地讲述了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今天又有此问,不妨我再啰嗦一遍,只不过有怕污听。

这些风俗习惯是早年间的事了。现如今经过风雨沧桑,历史变革,有些依稀存在,有些已荡然无存了。存在的也不是当年那个味,也没有当年的兴致了。

那时候我还小,正是上小学方记事的时候。

二月二这天天微明,母亲都会在自己的枕头边放两把炒豆。豆子是黄豆和玉米粒炒的。这也是上学带的食品,充作早饭的。平常是半颗烤窝窝头,只有这一天是炒豆。大概,这就是那时最好的食品了。

中午放学回家。吃饭以前,会看到母亲端着用白面制作的桃子状的馍馍,(我们这里叫献点),再拿上三炷香,到井台去给龙王上供。这是祈求龙王保佑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业兴旺的。

吃罢午饭,母亲照例烧好了水。父亲也磨好了剃头刀,我知道,这是要给我们弟兄剃头了。

弟弟护头,常常不敢剃。我只好给他做个榜样,洗好头,先坐到小木凳上,任由父亲拿着剃刀在头上刮来刮去。

这时候,不能害怕,越害怕头越抽抽。剃刀反而越容易划破头皮。如果流了血水,弟弟更不敢剃头了,往往会躺在地上打滚撒泼,这时连父母亲也没有办法整治了。

那时候,小孩剃光头的很少。往往会在前额上囟门处留一片小马鬃。据说,人不到十二岁,囟门处的骨头是长不合拢的。留这一点头发,是用来保护囟门的。

有的也会在头顶穴位处留一点头发,梳个小抓鬏。只有一个小朋友,还在后脑勺处留一条小辫,一根筷子粗细,一尺来长。我们常会揪住他的小辫,与他打闹。大概揪小辫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不知你浏览过这篇短文,知道我们这里过了时的风俗了吗?

谢邀!谢阅!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