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今年雨水很多,戈壁变绿州,青海荒山长出了绿草,青海湖湖水面积正在不断扩大,黄河上游龙羊峡水电站提前20天到达汛期水位,甘肃敦煌遭到洪水袭击,@百威天山BRAVEWORLD头条朋友去西北旅行,多次听见青海牧民反映,这些年牧区雨量增多,这在笔者看来,这一切还算正常,只不过是气候发展过程中的波动现象,而今年雨多并不是普降大雨,个别地区仍是干旱,干旱还是西部地区主调戈壁滩。
从西北地理位置来看戈壁滩,这里是世界距离海洋最遥远的地方,四周都是高山,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这里的干旱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从纬度位置来看,西北地区恰恰处于西风环流控制的地带,西风波动带来的的降水,毕竟雨量小,多是阵雨,而且空间不均匀。没有持续性大规模降水,满足不了戈壁变绿州的条件,想要成为人类可宜居的土地不太现实,生态修复还得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成为人类宜居的家园。
西北雨水渐多戈壁滩,我们放长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我们只能认为这是气候当中的一个小的波动,西北气候的形成不是几十年雨水变多了我们就认为气候改变了,相反它是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之后,6500万年以来,不断演化变成今天的结果,而且一直再延续。从地球的地质历史事件中也可以证明,每一次大规模沧海桑田变化之后,全球气候才重新调整。而第四纪以来地壳活动进入了一个平静期,气候不会改变。
从历史上人类发展来看,楼兰文明的兴盛,古丝绸之路的繁华,也许是我们今天的现状,雨水再变多,荒山长出了绿草,人类活动才开始增多起来,走向了繁华。之后随着气候波动,降水减少,楼兰文明开如衰败,丝绸之路变得冷落,人迹渐渐减少。也许今天又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西北雨水增多,也恰恰是反映了我国的气候模式发生了变化,虽然我们还找不到其发生原因,但我们仍觉得华北地区干旱还有缓解的那一天,毕竟夏季风对人类的历史来说是永远存在着,这些强弱变化不足改变气候,只能是波动。
新疆为什么那么多戈壁滩呢?新疆不但有沙漠,还有戈壁,戈壁的地貌类型表现形式多样,有石海、石河、石冰川、砾石,还有裸露在地表的基岩统统称之为戈壁。戈壁这种地貌不仅在新疆发育,在高纬度地区或高山上由于气候严寒,冰川作用也会形成戈壁,只不过由于新疆自然条件比较恶劣,戈壁、沙漠等地貌比较集中,面积比较广大,备受人们关注而已。
上图,新疆的天山两侧山麓地带、阿尔泰山南麓,昆仑山北等地,到处都是石海、石河、石冰川等地貌类型,一眼望云,不见花草树木,石海连天,鸟飞绝,人踪灭,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新疆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少雨、干旱、多风沙。日温差特别大使得裸露在地表的岩石不断地反复崩解破碎,受重力影响发生滚落坍塌,最后在山前地带堆积起来,形成石海、石河等地貌。
上图:还不能忘记第四纪大冰川的作用,冻融的冰川下滑携带着大块岩石,刻蚀着地表,把堆积物推移到山前地带形成石河、砾石等冰碛物。
上图:在石河、石海等基础上,经过风力的选择作用形成了砾石滩,也是戈壁的一种地貌类型。
戈壁就是没有生产能力的土壤,之所以形成这种景观,就是缺乏水这种最活跃的地理要素,有了水,会改变新疆的所有地表状态,变为最和谐的生态环境。
那么新疆在远古时代,是怎样的一种环境呢?很早以前是一片汪洋大海,生物种类齐全,海洋低等生物繁生,后来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青藏高原隆起,新疆才变得干旱起来,这些低等生物经过成千上万年沉积,形成了石油矿藏。北疆的克拉玛依、南疆的油气资源就是浅海环境的例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