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与慈禧太后
载淳也就是同治皇帝,他是是慈禧太后的亲儿子。1861年咸丰帝病逝后,6岁的载淳即位。在咸丰安排下,载垣同治的儿子、端华、景寿、肃顺等八位托孤大臣辅佐他处理朝政。但是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太后却在咸丰死后不久,便勾结恭亲王奕䜣发动辛酉之变,将托孤大臣肃顺、端华和载垣杀掉,其他五人也被革职。从此便开始了两宫太后(慈禧、慈安)垂帘听政的历史,年号也改为同治。由于慈安太后“和易少思虑”,很少过问政事,所以大权便落到了慈禧太后一人手中。
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同治皇帝完成大婚,次年正月,慈禧同治的儿子、慈安两宫太后正式卷帘归政,同治也开始了他的亲政历程。但是他亲政了不到两年,在同治十三年(1875)一月十二日,便病逝了,终年19岁。
同治皇帝死因分析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清朝的官方史料和宫廷档案内均有明确记载,但是由于同治皇帝仅仅亲政一年便猝然去世,所以也引起了许多不同的猜测同治的儿子。下面就来说说同治皇帝的死因。
官方说法
在同治病日渐严重的时候,太医曾公布同治的病情与其所开的药方,宣布同治的病为“天花之喜”,由于医治无效,最终导致同治死去。而当时的美国公使在给本国的政府报告中也说:“同治病若以西医及科学方法诊治,绝无不可医之理,绝非不不治之症。”
那么,同治死于天花的官方说法可信吗?流传下来的文献有一本叫做《万岁爷进药用药底薄》,这是一本清代皇帝的“脉案档薄”,是当时的敬事房太监根据当时为同治皇帝治病的御医每天给同治诊脉和用药的记录,这份档案详细的记载了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到十二月初五日同治帝死去的36天的脉诊、病情和用药情况。从这份档案的记录来看,同治帝确实是死于天花。
民间野史说法
在同治皇帝的皇后选择上,慈禧和慈安意见不一,慈安喜欢崇琦的女儿阿鲁特氏,慈禧喜欢侍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同治帝本人喜欢阿鲁特氏,便以她为皇后,富察氏则为慧妃。但是,在慈禧的淫威下,同治很难经常和皇后在一起,而且慈禧还经常逼着同治去宠幸他不爱的慧妃。在这种情况下,同治帝内心非常苦闷,便经常一个人在乾清宫独处。失去家庭乐趣的同治,便微服出宫寻花问柳,但又不敢去高级的场所,怕在那里见到自己的臣僚,于是只能去一些比较偏僻的场所,这样的场所卫生条件可想而知,所以最终同治皇帝便染上了花柳。后来,同治病死,太医为他诊治,发现他得的是花柳病,但也不敢明说,便反复请示慈禧太后是何病症。慈禧太后看后便说差不多是天花,便让太医按天花病来诊治。药不对症,肯定无效。同治便很生气,质问太医:“我得的又不是天花,为什么按天花来诊治?”太医说是太后的命令。同治非常愤怒,但也无可奈何,最终只能在误诊中死去。
从咸丰开始,清帝的生育能力直线下降,个人觉得这和近亲结婚,天绝其嗣等等应该没有关系,个人认为主要和生活经历,嫔妃过少,年轻早逝,以及政治包办婚姻有关,但是“造不出小孩”的原因还真不好说,现在都是医学难题,跟男女双方的体质也应该有关系,只能用排除法说说,权当娱乐吧(部分内容,少儿不宜)。
首先说同治皇帝,他和阿鲁特氏不是近亲,甚至不是一个民族,阿鲁特氏是蒙古正蓝旗,另外同治还有四位贵妃。同治帝其实是有孩子的,同治帝“天花”病死后,阿鲁特氏腹中怀有遗腹子。但因她与婆婆慈禧的关系严重不合,慈禧怕嘉顺皇后生下此子,自己将成为太皇太后,从而权利丧失,于是立自己妹妹之子载湉为帝。尴尬的地位和彻底丧失希望的阿鲁特氏因病郁郁而终,年仅二十二岁。(另说吞金而死)。
光绪帝无子的原因一个是自己身体不好,再一个原因是嫔妃也少。他只有一后两妃,慈禧赐他的二表姐叶赫那拉静芬(隆裕)为皇后,户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为瑾,珍二妃。皇后静芬由于是慈禧指定的,身份代表慈禧的后党,所以深被光绪所厌恶,再加上天然“避孕”的长相,以及自幼就病榻榻的身体(体质太弱)和常年抑郁的性格,估计想生孩子也难。
瑾妃体胖,在宫里就是个摆设,她没事研究研究美食,做做小点心和宫女太监以及御膳房的大师傅时常切磋一下手艺,平时看看书写写字,养养花喂喂鸟,两人极少交流,甚至行没行过周公之礼都不好说。
珍妃长得不错,和光绪也合得来。青春有朝气,脸上一笑就像秋天的红苹果。两人如胶似漆,郎情妾意。但是珍妃不孕不育的原因,一个应该是光绪的体质有问题,根据一些披露的清宫档案上记载,光绪从小体质就不好,十五六岁就肾气不足,再加上长时间受慈禧压制,年纪轻轻的就精神不振,腰酸腿疼。那时又没有“汇仁肾宝”,所以导致遗精严重,据说一遗就是二十多年,严重时每月十余次,冬天尤甚。这哪个男人谁受得了啊,这不得疯了?暂且不提光绪是不是因为体弱而病死的,但这直接能导致不孕不育。
另外珍妃这个小姑娘也太闹腾,穿男装,骑单车,爱照相,还爱爬个树上个房。再加上还爱卖官鬻爵,口无遮拦最终得罪了慈禧太后,被扒下裤子挨了一顿板子,还不依不饶的指责婆婆慈禧,最后庚子年西逃之前慈禧命崔玉贵把她扔到井中,石砸水溺而死,假如她老老实实的在宫中生活,能让慈禧“相对”满意的话,加之光绪认真调养有个一男半女的也犹未可知。
最后说说溥仪,很多朋友都说了,小时候被宫女太监“玩坏了”,据书上说“被玩的”第二天起来他看太阳都是绿的,这不是身体被掏空了,是被掏干净了。直接导致了“恐女症”,虽有“一后一妃两贵人”(郭布罗氏婉蓉,鄂尔德特氏文绣,他他拉氏玉龄,李玉琴),还有一位“妻子”李淑贤,但他们基本上应该是柏拉图式的爱情。另外估计溥仪的肾功能也不太好,最后因尿毒症(肾炎导致)去世。
但并不代表这是家族疾病,光绪皇帝(行二)的三弟摄政王载沣四个儿子(溥仪,溥杰,溥倛,溥任)还有七个闺女。
宣统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先生育有两女,溥任先生也有三子两女。所以说这不是家族生育困难的问题。个人认为原因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个人疾病和经历造成的。再加上清末慈禧太后专权,同治去世后怎么可能拥立一个身体康健,年富力强,能力出众的皇帝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