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湖广,指的是湖南、湖北两个省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一般是特指明末清初这段时期内周边省份居民大量迁入四川这个事件。如果从广义上来说,那么还包括了从元末开始移民迁入四川的事件,此外移民的来源也不止湖南、湖北两省,还有江西、安徽、浙江、陕西等省份。第一次人口大迁入

湖广填四川:为什么历史上有“湖广填四川”一说?

在蒙古灭南宋的战事中,四川就是双方交战的主要地区。长期的战争导致四川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从鼎盛时期的一千万,骤降到几十万。当然,损失的人口除了死于战争湖广填四川、饥荒之外,还有不少是因为战乱而移居到其他省份去了。

湖广填四川:为什么历史上有“湖广填四川”一说?

元末时,农民起义军首领徐寿辉命部下明玉珍攻打四川,明玉珍从湖北率几十万军民进入四川湖广填四川。此后因为徐寿辉被陈友谅杀害,明玉珍不肯归顺陈友谅,于是封锁了夔门,自己带着部下在四川割据。

湖广填四川:为什么历史上有“湖广填四川”一说?

朱元璋统一天下以后,为了让四川尽快恢复生产,正式由官府出面,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移民行动,从人口富裕的省份将人口迁到四川,使得四川很快再次繁荣起来。

第二次人口迁入

在明朝末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进入四川以后,四川再次沦为战场,此后先是官军和张献忠之间大战,然后是清军入川和张献忠大战,之后又是清军和反清势力的战斗,频繁的战争导致四川人口再次大量流失。

在清朝巩固了自身的统治以后,除了鼓励为了躲避战乱移居外省的四川人回迁四川外,还有组织的从人口较多的省份迁移居民移民到四川。这些移民来自五湖四海,涉及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等多个省份,不过因为其中湖南、湖北两个身份的人所占比例比较大,因此又被叫做湖广填四川。

感谢邀请!元朝设立湖广行中书省,其地理位置包括现在的湖南省以及湖北、广东、广西部分地区。明朝设立湖广布政使司,将元朝湖广行中书省中广东、广西的部分辖地分出,只包括今天的湖南、湖北等地,仍叫湖广。清朝初年,也叫湖广省。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分为湖南、湖北两省,但是两湖总督仍然叫湖广总督。

湖广填四川:为什么历史上有“湖广填四川”一说?

所谓的“湖广填四川”是指清朝初年,四川因战乱人口大量减少,清政府推行的移民填川的政策。这次大规模的移民,开始于顺治年间,一直持续到嘉庆年间。四川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是这个时候来到四川的。当时有十几个省的老百姓移民到四川,包括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山东、江西等省,由于移民到四川省的大多是“湖广”籍,因此,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被称之为“湖广填四川”。清朝康熙年间就有这种说法,如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上奏“查川省现在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乡老,惧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移外省人民填实地方”。魏源的一篇文章也写到:“故当时,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谣”。

湖广填四川:为什么历史上有“湖广填四川”一说?

关于湖广填四川的原因,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明朝末年,号称八大王的张献忠屠川,将四川人几乎杀光。一些地方志和族谱都有记载,如《(光绪)大邑乡土志》记载“查大邑土著,历来惟有汉人,……献(张献忠)贼乱后,几无孑遗,全资两湖、江西、两广、山陕之人来邑垦荒生聚,麻城(今湖北麻城)人较多,江西、山陕次之,两广又次之。俗传“湖广填四川”,其明征也”。除此之外,四川、重庆一带的老百姓还在口口相传“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故事。目前史学界认为,明朝末年,张献忠在四川确实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是他在四川只有几年,而明末清初四川战乱长达30多年,“张献忠屠川”是湖广填四川的起因有点站不住脚。

湖广填四川:为什么历史上有“湖广填四川”一说?

四川历史上多次有过大规模的移民。如秦灭巴国后的移民、西晋末年的北方人口南移、新中国成立后的三线建设等,其中尤以湖广填四川的影响最大。南方的家庭中普遍都有族谱和家谱,根据家谱和族谱追根溯源,现在的四川、重庆人的祖先大多是清朝时期从湖广迁移来的。特别是明朝时期,辣椒传入中国,今天的湖南、湖北人都喜欢吃辣椒,而现在的四川、重庆人也喜欢吃辣椒,由于四川(包括重庆)属于盆地,比较湿热,这里的人口味变成了麻辣,与湖南的干辣稍微有一点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