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简介,字辅机。他是唐朝的功臣,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出谋划策,他亦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的重要人员。长孙无忌不仅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同时他又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李世民临终前,命长孙无忌为顾命大臣,辅佐唐高宗李治。
李治曾经对长孙无忌也颇为倚重长孙无忌简介,这不仅是因为长孙无忌是顾命大臣,同时又因为长孙无忌是李治母亲长孙皇后的兄长。但是后来长孙无忌却被诬陷,遭到削官罢爵流放,而后长孙无忌又被逼自缢而死。
那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长孙无忌是怎样的人呢长孙无忌简介?
长孙无忌在父亲去世后,他就和他的妹妹,也就是后来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由他的舅舅抚养。长孙无忌颇为聪敏,而他又学习刻苦,长大后,长孙无忌也就很有谋略。
而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开始的时候可谓是布衣之交。长孙无忌的舅舅觉得李世民颇有才华前途无量,所以就把长孙无忌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
后来李渊起兵,长孙无忌就在李世民身边辅佐李世民,他随李世民征战天下,立下不少功劳。在当时他是李世民账下的重要一员,在玄武门之变时,长孙无忌亦是重要的人物。
后来李世民登基为帝,是为唐太宗,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氏被封为皇后,长孙无忌被封为左武侯大将军。而在评定功臣的时候,长孙无忌被列为功臣第一,爵位为齐国公。
长孙无忌不仅很有才能,而且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同时他又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故而李世民对长孙无忌颇为信任和倚重。
唐太宗因为长孙无忌等人的功劳,就封他们为世袭刺史,此时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州刺史、爵位改为赵国公。但是长孙无忌觉得分封有害无益,故而他反对,所以分封之事就作罢。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把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入凌烟阁,长孙无忌因功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唐太宗驾崩后,长孙无忌以顾命大臣的身份辅佐唐高宗李治。长孙无忌被封为太尉,处理朝政。当时唐高宗李治对长孙无忌颇为敬重和信任,只要是长孙无忌的建议,李治多会优先考虑采用。
但是后来因为唐高宗李治不仅宠爱武则天,而且还要废王皇后而立要立武则天为皇后。此事却遭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当时反对此时的还有一位重臣褚遂良。
然而虽然他们都坚决反对,但是最后唐高宗李治还是废了王皇后,而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后来能成为一代女皇,说明他本身的能力、魄力和手段。
当时长孙无忌不仅是顾命大臣,同时还是皇帝之舅。所以当时长孙无忌在朝廷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武则天当时虽然被立为皇后。但她想要更好的发展、稳固自己的地位。不除去长孙无忌这个最大对手敌人是不行的。
最终长孙无忌被诬陷谋反,开始的时候唐高宗并不想对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判罪。但是许敬宗却建议李治早下决心。李治因此也就不和长孙无忌对质,就把长孙无忌削官罢爵了,同时还把长孙无忌流放。而没过多久,长孙无忌就被逼自缢而死。当然后来长孙无忌又被追复官爵。
长孙无忌不仅在辅佐李世民时期,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出谋划策,而且他为重臣三十余年,对大唐忠心耿耿。他亦曾主持修订《唐律疏义》,对唐朝的制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这《唐律疏义》的修订,也奠定了后来唐朝的律治基础,同时对后世也颇有影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