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是清太宗皇太极妻子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陪嫁丫环苏麻拉姑,爱新觉罗·胤祹是孝庄皇后的孙子康熙皇帝的第十二子。苏麻喇姑和胤祹一个是皇宫丫环,一个是皇子,身份十分悬殊,胤祹却由宫女苏麻喇姑自幼抚育长大,在苏麻喇姑死后,胤祹还以孝子贤孙的身份为苏麻喇姑披麻戴孝守灵。而胤祹也在苏麻喇姑的教导下没有参与康熙晚年诸子争位的事情,得以保全自身,并且成为了康熙诸子中寿命最长的皇子。
下面就说说作为宫女的苏麻喇姑为何能抚育皇子胤祹,而胤祹为何会受苏麻喇姑影响没有参与争位,并且还能成为康熙诸子中结局最好的一位皇子苏麻拉姑。
苏麻喇姑不是一般的宫女,她是清朝历史上最特殊的宫女苏麻喇姑并不是普通的宫女,她是清朝历史上最为特殊的宫女,她自幼陪孝庄长大,并陪着孝庄从科尔沁蒙古出嫁皇太极,她与孝庄名为主仆,实际情同姐妹苏麻拉姑。
在皇太极去世后,年幼的顺治被摄政王多尔衮所操控,孝庄与顺治母子也被多尔衮所隔离,多尔衮只允许母子每三个月见一次面,在这种情况下正是苏麻喇姑冒着不怕得罪多尔衮的风险,帮孝庄和顺治母子传递消息。
后来年幼的康熙身患天花,又是苏麻喇姑不惧被天花传染的风险无微不至的照顾他,并且还担负起了启蒙教导康熙读书学习礼仪的责任。康熙八岁丧父九岁丧母,可以说是自幼父母双亡,他没有体会到太多的父母之爱,而苏麻喇姑对他的照顾,恰好弥补了他缺失的母爱,因此苏麻喇姑对于康熙来说是如母亲一般的人物。
由于康熙对苏麻喇姑的尊崇,因此紫禁城内上至康熙嫡母仁宪太后也就是顺治第二任皇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下至宫女太监都对苏麻喇姑礼敬有加,也因此苏麻喇姑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为特殊的宫女。
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与苏麻喇姑相伴大半生的孝庄去世,享年75岁。孝庄的去世让苏麻喇姑非常悲痛,苏麻喇姑在后来几乎绝食追随孝庄而去。
对苏麻喇姑极为尊崇孝顺的康熙看到她这样非常担忧,后来康熙为了分散苏麻喇姑对孝庄的悲痛,他打破了宫廷规矩,把不到两岁的十二子胤裪交由只是宫女身份的苏麻喇姑抚育。
康熙这个主意果然好使,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育之后,从此苏麻喇姑又找到了新的人生寄托,此后苏麻喇姑就倾尽毕生心血来抚育胤祹。
胤祹的生母是康熙的定嫔万琉哈氏,定嫔一生活了97岁,是清朝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妃嫔。定嫔心胸开阔,性格随和,所以才能如此长寿,而这些基因也都遗传给了胤祹。
有了先天的基因,再加上苏麻喇姑受孝庄和顺治影响非常崇信佛教,在苏麻喇姑的后半生中几乎每日都必须吃斋念佛,因此在苏麻喇姑的影响下,胤祹也十分崇信佛教,受佛家思想影响,也使得胤祹长大后生性随缘,权力欲极为淡薄,无欲无求。这样的性格也使得胤祹在后来没有过多卷入进政治之中,他也没有参与康熙晚年诸子争位。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苏麻喇姑去世了,享年93岁。苏麻喇姑的去世让康熙十分悲痛,如丧母一般,康熙特意下旨以嫔级葬礼厚葬了苏麻喇姑,并将其与祖母孝庄棺椁一同停放在暂安奉殿之中。
苏麻喇姑去世时胤祹已经20岁,他与自幼抚育他长大的苏麻喇姑感情极为深厚,苏麻喇姑的去世也让他十分悲痛。胤祹后来为了报答苏麻喇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他向父亲康熙申请要为苏麻喇姑披麻戴孝守灵,要为苏麻喇姑尽孝子之道。
康熙对胤裪的这个申请十分感动,他认为胤祹重情重义,极有孝心,很是难得,于是康熙批准了胤裪为苏麻喇姑披麻戴孝守灵的申请,并让其他成年皇子每天轮流陪胤祹一同为苏麻喇姑披麻戴孝守灵。
胤祹也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为宫女披麻戴孝守灵的皇子,而苏麻喇姑也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死后能让皇子为其披麻戴孝守灵的宫女,胤祹对苏麻喇姑极尽孝道也成了清朝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由于胤祹极重孝义,为人还随和低调,因此康熙也对他十分青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最后一次大封诸子爵位,生母家族出身地位并不高的胤祹被康熙册封为固山贝子,这一切都是因为胤祹重情重义而让康熙对他另眼相待。
康熙在世时经常赏赐胤祹金钱,还经常让胤祹代替自己出席一些祭祖等典礼活动,皇家私库内务府和上三旗中的正白旗军务都交由胤祹打理,因此胤祹在苏麻喇姑去世后的一番自然地表现反而使得他获得了父亲康熙的喜爱和重视。
胤祹以低调谨慎躲避掉了哥哥雍正猜忌,最终胤祹成为康熙诸子中结局最好的人康熙去世之后,雍正继位,最初雍正对胤裪还算不错,雍正将胤祹从贝子晋升为履郡王,但是这很可能是雍正为了稳定人心的表面工作,因为很快在雍正二年(1724年),胤祹就被宗人府弹劾为“治事不能敬谨”所弹劾,不久又因为给雍正的妃嫔册封金册写错了姓氏,胤祹直接被雍正贬为奉恩镇国公。
从郡王贬到镇国公这算是很严厉的惩罚了,皇子一般都是从贝子封起,雍正直接把胤祹降为镇国公,这已经是非常严厉的惩罚了。
而更加有意思的是胤裪的罪名其实可小可大,完全看皇帝的心情。所谓“治事不能敬谨”就是说这个人办事不认真不仔细,而后来胤祹写错妃嫔姓氏也正呼应了这个罪名,但是这种罪名其实可有可无,皇帝喜欢你的话,那你就没事,皇帝不喜欢你,那这个就是惩罚你的借口。很明显雍正并不喜欢这位小老弟胤祹,所以把他贬的很厉害。
而且最关键的是雍正此前操持康熙葬礼时还夸赞过胤祹办事仔细,认真负责,才把他晋升为郡王,这回又突然说胤祹办事不仔细不认真,把他贬为镇国公,这不是明显的前后矛盾,所以雍正贬胤祹就属于没事找事,小题大做。
其实像先提拔后往死了收拾的套路很雍正,当初雍正继位之后就是加封政敌弟弟胤禩为廉亲王还兼总理事务王大臣,但是后来胤禩还不是被雍正褫夺爵位,削除宗籍,改恶名折磨致死。所以雍正真是提拔谁,就有可能下回就要收拾他了。
那么雍正为什么要收拾胤祹这个低调内敛的人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胤祹虽然没有参与康熙诸子争位,但是他却与康熙诸子争位的人和事之间有着不少关系。
胤祹的嫡福晋是康熙临终的顾命大臣大学士马齐之女,马齐在一废太子时康熙命众朝臣在皇子中推举新的太子人选,马齐推举了老八胤禩为太子。不过胤禩由于在争夺太子之位中表现太过明显而受到康熙猜忌,康熙更是痛斥胤禩为“妄蓄大志,图谋皇位”。
因此带头推举胤禩的几名朝廷重臣都受到了康熙严厉斥责,这其中康熙对马齐惩处最狠。马齐被康熙罢官夺爵,强令回家闭门思过。
后来马齐又重新被康熙启用,因此马齐认清局势,赶紧调整态度,以康熙马首是瞻,与胤禩划清了界限,才又重新获得康熙重用。
此后马齐不再参与诸皇子争位的事情,而是一心一意服从于康熙,因此康熙在临终时召马齐和九门提督隆科多接受临终顾命。后来又是马齐和隆科多坚决执行康熙遗诏,拥立了雍正继位,才使得雍正能顺利继位。
雍正继位后投桃报李,对马齐和隆科多都极为倚重,并让二人出任总理事务大臣。不过雍正并没有忘记马齐曾经推举过胤禩当太子,因此雍正对马齐是既拉拢又敲打,在将胤祹降爵为镇国公之前几个月,雍正就已经公开斥责过马齐,而斥责马齐的理由居然和胤祹一样,都是办事不认真且漫不经心。
当然雍正只是斥责和敲打马齐,毕竟他是康熙临终的顾命大臣,雍正只是想让马齐明白谁才是皇帝,斥责完马齐,就把他的女婿胤祹降爵为镇国公,这也算是继续敲打马齐吗?
这已经不只是敲打马齐一个人的事了,这是雍正连胤祹也一块敲打了,这就是因为胤祹虽然没有参与康熙诸子争位的事情,但是他曾经和胤禩关系比较亲近,所以连胤祹也得一起敲打。
胤禩为人温和,待人细腻体贴,因此深得人心,他更加能团结兄弟,也因此康熙的不少儿子都与胤禩关系走得比较亲近,而且在胤祹掌管内务府之前,胤禩曾掌管内务府,由于工作原因两人也有一定交集,因此二人的关系比较亲近一些也很正常。
雍正继位初期人心不稳,雍正必须是宽严相济收拢人心,他即便知道胤祹与胤禩没有勾结的情况下,他也必须得敲打胤祹,所以胤祹才被雍正降级到了镇国公的爵位上。
后来胤禩被雍正圈禁折磨致死后,随着胤禩的政治影响力逐渐消散,雍正才逐渐对胤裪放心,并在雍正八年(1730年)恢复了胤裪履郡王的爵位。
雍正恢复胤祹郡王爵位时给的理由也很有意思,他夸奖胤祹办事干练认真,自己很疼爱这个弟弟,所以必须恢复他的郡王爵位。当初说人家不认真贬爵的是你,这回又夸人家认真,这叫疼爱人家,幸亏是疼爱,估计要是不疼爱,恐怕胤祹也得被雍正整死了。
胤祹在没有参与争位的情况下无端受到雍正猜忌,还被收拾了一顿,幸亏他为人谨慎低调,加之心胸宽广,没有抑郁,不然换作是谁被皇帝猜忌都会往深了担忧,不少人都为此抑郁而亡,这也说明了胤祹心胸开朗,性格比较好,所以胤祹顺利的熬死了哥哥雍正,迎来了在大侄子乾隆时期的春天。
乾隆继位后对胤裪十分器重,在老十胤誐去世后,乾隆更是称胤祹为在世最年长的叔叔,特赐胤祹可以在紫禁城骑马乘轿,御前免跪赐座的恩宠待遇。
其实说起来胤祹与乾隆的关系还挺有意思,以血缘关系论胤祹是乾隆的亲叔叔,但是以妻子关系论,胤祹和乾隆还是连襟。当初雍正为了拉拢马齐家族,特意让乾隆娶了马齐的亲侄女富察氏为嫡福晋,也就是后来的富察皇后,而胤祹嫡福晋是马齐的女儿,所以胤祹和乾隆算是堂姐妹连襟关系。
乾隆对富察皇后用情至深,对她家族的人也都予以重用,因此胤祹凭借即是乾隆叔叔又是乾隆妻子姐夫的关系得到大侄子乾隆的重用和礼遇。
乾隆后来更是晋封胤祹为军机大臣兼议政王,这也使得胤祹政治权力达到巅峰,而乾隆外出巡幸时,胤祹则负责留守京城监国,每次国家有重大的典礼活动也都是胤祹代替乾隆出席,而且胤祹申请的奏折,乾隆大多只是粗略一看直接就批准,从这些都能看出乾隆对胤裪的信任和器重,可以说在乾隆朝胤祹达到了非常高的政治地位。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胤祹去世,享年79岁,胤祹也是康熙诸子中寿命最长,结局最好的儿子。不过很可惜胤祹一生虽然生育了六子六女,但是六子全部夭折,到死时都没有儿子,因此乾隆在胤祹年老时将自己的第四子永珹过继给胤祹为孙,胤祹死后永珹承袭了他的爵位。
从胤祹身上最能说明心胸宽广可以使人长寿,胤祹老妈定嫔活了97岁,胤祹活了79岁,抚育他的苏麻喇姑活了93岁,胤祹的四个女儿几乎都活到90岁,尤其是胤祹第四女一直活到道光时期才以90岁高龄去世,差点目睹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加上与胤祹关系亲密的乾隆还活了89岁,可以说以胤祹为中心,和他关系亲密的人都是长寿之人。
写在最后所以说康熙之所以把胤祹交与苏麻喇姑抚育,是因为苏麻喇姑对康熙来说如同母亲一般,而胤祹也是在苏麻喇姑的抚育教导之下没有参与争夺皇位,也以此胤祹得以高寿而终,得享天年,最终成为康熙诸子中结局最好的皇子。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