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往往是有其不可告人目的才诞生的,而大多数老百姓们还喜欢这种所谓的秘闻,正是因为这样,乡间的《祖传秘方》的小诊所什么的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康熙是怎么死的。然今天谈到这个问题,康熙是自然死亡还是被雍正弄死的?咱还是尊重正史的背景下来讲一下这个事儿。
《清圣祖实录》是最权威的清代正史史书,所谓实录就是史家按照真实事件的情况,把实际发生的背景,年月日,事件,负责人等等一切的情景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也是编年体的一种,是历代常用的一种史料题材。在清圣祖实录就详实的记载了康熙玄烨的身体情况,如在康熙四十七年冬天开始,玄烨的身体就开始出现了状况,当时他五十多岁,就已经开始出现右手失灵,头晕目眩、小腿浮肿的症状,一如某天早晨起床后的状态记载为“稍早起,手颤头摇,观瞻不雅”,“心跳之时,容颜顿改”,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康熙帝的健康状态已经不是很好了,在不是壮年的那个策马奔腾的状态了。
但现实的状态是,康熙并不服老。一如他不服任何那些敌对的势力一样。
在公元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的时候,不服老的康熙,已然69岁的玄烨再次兴致勃勃的去南苑南海子皇家猎场打猎,一开始只是“偶感风寒”,十一月七日感觉身体不适,便返程回到了京城畅春园,(南海子就在大兴区,离内城不远,故而很快便返回了),但是病情突然控制不住,恶化了,仅仅几天后十三日康熙病情加剧,命速召诸子至御榻前,传位于雍正。(于是坊间开始传说,雍正是更改了遗诏,什么把十改成于了,这简直是一派胡言,要知道遗诏是满汉双文写的,就算你汉文改了,满文是不可能那么简单就改动的),还有野史传说是让雍正一碗毒汤毒死的,这更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了,况且曾身临其境的意大利人马国贤也在他的日记中有所陈述:“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康熙就是年老体衰,身体的免疫力低下,加上已经有很多的老年病缠身,在冬天不注意保养自己还任性去打猎,做这种剧烈的运动导致由风寒引起的疾病器官衰竭而正常的病死。毕竟69了,这个岁数在古代已经是不容易了。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死鹰是八阿哥“胤禩”换的吗,为什么
答案是肯定的,其实睿智的康熙皇帝早已洞穿这里面的一切,只是没有声张而已。
电视剧《雍正王朝》第十九集,康熙皇帝六十八岁大寿,这也是他在位时的最后一次祝寿活动,众皇子携百官齐聚皇宫为老爷子拜寿献礼,将兵在外的皇十四子胤禵亲派部将鄂伦岱不远千里赶回京城,为皇阿玛献上天然而成“寿”字的天石,但李德全一打开匣子,却是大吃一惊,里面哪有什么天石,竟是一只死鹰!
作为观众,大家都知道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是老八胤禩暗中将天石换成了死鹰来陷害老十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怀疑十四弟与自己离心离德,而事实上,胤禩和胤禵虽然同为一党,却也暗中互相提防,这鄂伦岱就是他派在胤禵身边的眼线,没想到却被胤禵识破,伪造八爷书信,恩威并施之下将鄂伦岱收为己用。
八爷生气,他防着老四胤禛,却也害怕老十四胤禵一旦得势将自己踢出权力中心,所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冒险暗中替换寿礼,一方面栽赃给老十四,打压胤禵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想借此观察康熙的态度,搅乱朝局,然后好浑水摸鱼。
此时的康熙虽然重病缠身,但千古一帝的称号不是白来的,他清楚地知道,这绝对不是十四子的首尾,作为皇上器重的大将军王,胤禵没有理由也没有胆量做这种有悖人伦之事,而鄂伦岱作为十四子的信使,更不敢拿自己的项上人头开玩笑,必定是有人暗中使坏。
那么,这个使坏的人会是谁呢?康熙明白,除了自己的八儿子,别人做不出这事。
当时的情形下,长子胤褆、二子胤礽、十三子胤祥都在圈禁,显然不可能与此事有关,三子胤祉自前两次试探皇位失败后已绝了这个念想,一心著书,再说他和老十四也素无瓜葛;四子胤禛性格刚强,脾气有点暴躁,但一心为国,光明磊落,这种蝇营狗苟之事断断做不来,那么,就只剩下八爷党一伙了。
观众坐在电视机前能看懂的,康熙心里自然也懂,但他为什么不追查呢?
还是邬思道解释的好,这就是皇上的帝王心术,康熙在预备后事,如果心中默定是八爷或十四爷继承皇位,出了死鹰事件,肯定要追查到底,因为一旦查实确为老八或老十四所为,那么他们就不配当这个皇帝,当然也不能将皇位传给他们。
而如果默定是四爷胤禛继承皇位,那么就不能追查这件事,因为礼物是十四爷送来的,肯定要先从他查起,这就给了率有十万大军的十四爷清君侧的口实,八爷在朝内一呼应,立时天下大乱;而如果追查八爷,但明面上东西是十四爷送来的,八爷肯定鸣冤叫屈,老九、老十再跟着起哄捣乱,立时就会祸起萧墙,康熙自己想善终都难。
大局稳对老四有利,大剧乱对老八有利,康熙正是洞穿了这其中道理,所以才不去追查送死鹰这件事,目的一是自己能善终,二是要给四子胤禛创造一个平稳接班的有利环境。
以上分析,只是基于电视剧《雍正王朝》本身,而从历史角度看,送死鹰这件事并不存在。
红枫文史娱一家之言,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发布评论